牡鼠粪
《*辞典》:牡鼠粪
拼音注音
Mǔ Shǔ Fèn
别名
鼠矢(《本草经集注》),两头尖(陶弘景),雄鼠粪(《日华子本草》),豭鼠粪(《类证活人书》)。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鼠科动物雄性褐家鼠等的干燥粪便。
性味
苦咸,寒。
①《别录》:"微寒,无毒。"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
③《本草经疏》:"苦咸。"
归经
入肝、肾、大肠经。
①《纲目》:"入足厥阴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厥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肺、胃、大肠三经。"
④《本草再新》:"入肾经。"
功能主治
导浊行滞,清热通瘀。治伤寒劳复发热,疝瘕,腹痛,淋浊,经闭,疳积,乳痈,鼠瘘,疔肿。
①《别录》:"主小儿痫疾(一作’疳疾’)大腹,时行劳复。"
②《日华子本草》:"明目。"
③《纲目》:"治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通女子月经,下死胎;研末服治吹奶乳痈,涂鼠瘘疮;烧存性敷疔肿诸疮、猫犬伤。"
④《本草述》:"疗中风积聚及疠风。"
⑤《本草再新》:"治痨伤发热,暖肠温中,治阴蚀,阳蚀。"
⑥《重庆堂随笔》:"通淋浊,已疳胀,消疝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外用:烧研调涂。
复方
①治伤寒劳复:鼠屎(两头尖者)二七枚,据子二七枚(擘),豉五合。上三味,以浆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外台秘要方》鼠屎汤)
②治伤寒病后,男子阴易:韭根一大把,豭鼠粪十四枚。上二味以水二升,煎取半升,去滓再煎,三沸,温温尽服,必有粘汗出为效,未汗再作服。亦治诸劳复。(《类证活人书》豭鼠粪汤)
③治室女月水不通:用鼠屎一两,烧灰,研,空心温酒调下半钱。(《千金方》)
④治乳痈:大黄、鼠屎(湿者)、黄连各-分。为末,以黍米粥清和,敷乳四边。无黍米,用粳米并得。(《补缺肘后方》)
⑤治妇人乳痈初起:红枣七枚(去核),鼠屎七粒,入红枣肉火煅存性。为细末,入麝香少许,温酒调服。(《良朋汇集》)
⑥治鼠瘘:以新鼠屎一百粒,收密器中五、六十日,杵碎,即敷疮孔。(《千金方》)
⑦治疔肿:鼠屎、乱发等分烧作灰,针疮头纳药。(《普济方》)
⑧治从高坠下,伤损筋骨,疼痛叫唤不得,瘀血着在肉:以鼠屎烧末,以猪脂和敷痛上,急裹。(《梅师集验方》)
⑨治小儿白秃:鼠屎瓦煅存性,同轻粉、麻油涂之。(《百一选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绵萆薢
- 枫香脂
- 三七
- 马尾千金草
- 小年药
- 龙胡子
- 胡颓子根
- 鼠脂
- 梅花草
- 臭藿香
- 捆仙丝
- 大葫芦
- 多蒴曲尾藓
- 橘络
- 紫葳根
- 淫羊藿根
- 石南叶
- 白龙穿彩
- 百药煎
- 水泽兰
- 广枣
- 美人蕉根
- 凤尾搜山虎
- 小朴松实
- 点腺过路黄
- 十三年花
- 梧桐根
- 除虫菊
- 紫玉盘
- 九头草
- 蒺藜花
- 老枪谷
- 唐古特青兰
- 白鹤灵芝
- 牛蒡
- 刺瓜米草
- 姜石
- 竹林消
- 蛇附子
- 艾纳香根
- 厚叶旋蒴苣苔
- 秀丽野海棠
- 雷公藤
- 宜昌楼梯草
- 僵蚕
- 杜鹃花果实
- 一匹草
- 干蕨鸡
- 大山芝麻
- 地涩涩
- 红血藤
- 漆大姑根
- 鱼鳖金星
- 秋海棠
- 当归藤
- 山海螺
- 花叶九节木
- 小地柏
- 玉带海雕
- 狗脊贯众
- 小白花苏
- 直杆蓝桉叶
- 天浆壳
- 木麻黄种子
- 鳢鱼
- 瓶蕨
- 凤仙根
- 蜡瓣花
- 羽萼
- 假菠菜
- 鲱鱼
- 红果冬青根
- 椎连栎
- 淡味当药
- 花花草
- 铺地蜈蚣
- 宜梧叶
- 朱兰
- 炙甘草
- 玉簪
- 粗腿羊肚菜
- 小对叶草
- 小赤麻根
- 花叶矮沱沱
- 橘核
- 甘土
- 飞天蠄蟧
- 罗布麻
- 川木通
- 芦子
- 山豆根
- 葛菌
- 卷毛耳草
- 痰药
- 裂叶秋海棠
- 川鄂山茱萸
- 棕榈根
- 树扁竹
- 鹳骨
- 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