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穿彩
《中华本草》:白龙穿彩
拼音注音
Bái Lónɡ Chuān Cǎi
别名
白龙昌菜、白花益母草、白龙串彩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脓疮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zeria alaschanica Kupr.采收和储藏:夏 、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
脓疮草,多年生草本,高30-35cm。且粗大的木质的主根。茎直立,四棱形,基部近木质化,密被白色短绒毛。叶对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被绒毛;叶片轮廓为宽卵圆形,宽3-5cm,茎生叶掌状5裂,裂片常达基部,宽2-4mm,常有2-3对大齿或浅裂片,小裂片条状披针形,上面密被短毛,下面被紧密的绒毛。轮伞花序多花,多数密集排列成顶生假穗状花序;小苞片钻形,先端刺尖,被绒毛;花萼筒状钟形,长1.4-1.8cm,外面密被绒毛。轮伞花序多花,多数密集排列成顶生假穗状花序;小苞片钻形,先端刺尖,被绒毛;花萼筒状钟形,长1.4-1.8cm,外面密被绒毛,萼齿5,稍不等大,前2齿略长,先端短刺尖;花冠淡黄或白色,长3-4cm,外面被丝状长柔毛,上唇盔状,下唇浅3裂,有红条纹,中裂片较大,心形,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前对稍长,略被微毛柔毛,花药2室;子房4裂,花柱略短于雄蕊,柱头2浅裂;花备用平顶。小坚果卵状三棱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300m的砂地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宁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茎呈方形,弯曲而有分枝,直径2-5mm,表面密被白色颤毛。叶对生;叶片多卷曲皱缩,展平后近圆形或宽卵形,长2-4cm,宽3-5cm,茎生叶常状3-5深裂,裂片狭楔形,宽2-6mm,小裂片卵形至披针形,上面密生短毛,下面密生紧密的白颤毛;叶柄细长,扁平,被白颤毛。轮伞花序多花,萼筒外面被颤毛,唇形花冠淡黄白色,具长柔毛。气微,味淡微苦。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调经活血;清热利水。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急性肾炎;乳腺炎;丹毒;疖肿;脓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熬膏。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龙穿彩
别名
白龙串彩、白龙苍、白龙昌菜、白花益母草、脓疮草
来源
唇形科盘泽草属植物白龙穿彩Panzeria alashanica Kupr.,以全草入药。夏季花未开或初开时割取全草,晒干。
性味
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
调经活血,清热利水。用于产后腹痛,月经不调,急性肾炎,子宫出血,乳腺炎,丹毒,疖肿。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或全草熬膏服用。
注意
孕妇及无瘀者不宜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黄龙须
- 山紫菀
- 大鱼鳔花
- 杨梅根
- 黄零陵香
- 蜢臂兰
- 高山龙胆
- 野草香
- 铁精
- 飞蛾七
- 接骨丹
- 毛葡萄
- 豆腐渣果
- 紫杉
- 散瘀草
- 龟甲胶
- 藏羚角
- 孔雀草
- 小叶榕
- 瑞香根
- 白杨叶
- 滇杠柳
- 荷莲豆菜
- 紫背金盘草
- 牛舌草
- 野葡萄根
- 猪脬
- 元宝槭
- 川桂
- 阴香根
- 脆骨风
- 山皮条
- 老鸦柿
- 刷把草
- 厚皮树
- 追风伞
- 五月霜
- 夹竹桃
- 紫铜矿
- 蛇疙瘩
- 林问荆
- 漆树根
- 犀牛皮
- 樟
- 万寿菊
- 獾油
- 博落回
- 铁落
- 刺梨根
- 鸱头
- 石刁柏
- 酸水草
- 丝瓜根
- 滑石
- 木槿根
- 山丹
- 单根木
- 鸡子壳
- 草血竭
- 苹婆
- 三消草
- 岗梅根
- 铜线草
- 绵参
- 鲤鱼胆
- 小报春
- 铁草鞋
- 跳八丈
- 牛筋草
- 使君子根
- 五瓣寄生
- 蛏壳
- 荚果蕨贯众
- 飞天蜈蚣
- 火殃簕
- 海柳
- 草果药
- 白龙穿彩
- 景天三七根
- 朝天罐
- 见血清
- 竹林消
- 小茅香
- 扭筋草
- 下田菊
- 柠条籽
- 假连翘
- 贵州落地金钱
- 凤眼果壳
- 寄居蟹
- 麻柳树根
- 地精草
- 蘽根
- 红石耳
- 魔芋
- 金沙草
- 午香草
- 金线草
- 构菌
- 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