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香根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阴香根
拼音注音
Yīn Xiānɡ Gēn
英文名
Burmann Cinnamon Root, Root of Burmann Cinnamon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burmannii(C.G.et Th.Nees)Bl.[Laurus burmannii C.G.et Th.Nees;Cinnamomum chinense Bl.;C.hainanense Nakai]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洗净泥砂,切段,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
阴香,常绿乔木,高达20m。小枝赤褐色,无毛。叶近于对生或散生,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具离基3出脉,脉腋内无隆起的腺体;叶柄长8-12mm。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绿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长4-5mm,两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轮,外面2轮花药内向,第3轮花药外向,花药均为卵形,4室,瓣裂,花丝短,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细,柱头小。浆果核果状,卵形,长不及1cm,直径约5mm,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密林、灌木丛中或溪边路旁。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性味
辛;微甘;性温
归经
胃经
功能主治
温中行气止痛。主主治胃脘寒痛;气滞心痛,水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
《岭南采药录》:煎服,治心痛,气痛。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阴香根
拼音注音
Yīn Xiānɡ Gēn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
性味
《岭南采药录》:"味辛。"
功能主治
《岭南采药录》:"煎服,治心痛,气痛。"
复方
治水泻,胃痛:阴香根皮一至三钱。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圆叶南蛇藤根
- 落地金钱
- 血沟丹
- 红花锦鸡儿
- 楠木
- 黄海葵
- 盐肤子
- 石蕊
- 代代花枳壳
- 蛇白蔹
- 野梧桐
- 蓬蘽
- 黄河裸裂尻鱼
- 刺梨
- 金丝木通
- 蓝花葱
- 丝绵
- 鸡尾木
- 梗通草
- 吉龙草
- 冷毒草
- 萝芒树皮
- 裂叶崖角藤
- 慈竹叶
- 水龙骨
- 头顶一支花
- 芒花
- 紫石英
- 刺竹茹
- 水蓑衣
- 水虾草
- 猪仔笠
- 蛤蜊
- 碱地马蔺
- 细沙虫草
- 单花金丝桃
- 药茴香
- 蚂蚁
- 龙舌兰
- 天竺桂
- 桄榔子
- 云南双盾木
- 荆芥
- 矩圆线蕨
- 柏树果
- 血苋
- 蚺蛇膏
- 东风菜
- 棣棠花
- 风箱树花
- 蘘荷花
- 桐木
- 穗花蛇菰
- 秤杆升麻
- 竹蜂
- 覆盆子叶
- 通城虎
- 乌骨藤
- 黄花菜
- 天胡荽
- 土羌活
- 黑面叶
- 东北延胡索
- 澜沧扁担杆
- 桔梗芦头
- 金雀马尾参
- 栗荴
- 六月合
- 入地蜈蚣
- 寄生黄
- 金色狗尾草
- 瓜蒌
- 木贼
- 黄矾
- 黄龙藤叶
- 紫红鞭
- 芦竹箨
- 蜘蛛香
- 茨黄连
- 鹗骨
- 化橘红
- 大金发藓
- 黑皮跌打
- 光叶巴豆树
- 荷青花
- 鸡爪芹
- 云木香
- 荃皮
- 细草
- 矮子常山
- 西红花
- 毛柄锦香草
- 剑叶铁角蕨
- 海菜
- 香青兰
- 金环蛇
- 金背枇杷叶
- 水苏根
- 花松萝
- 鹰不泊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