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霜
《中华本草》:五月霜
拼音注音
Wǔ Yuè Shuānɡ
别名
灵香蒿、零陵香、铃铃香、铜钱花
英文名
Herb of Hancock Pearleverlasting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铃铃香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hancockii Maxim.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全草,阴干。
原形态
铃铃香青 多年生草本,高5-35cm。根状茎细长,稍木质。茎直立,稍细,被蛛丝状毛及具柄头状绵毛,上部被蛛丝状绵毛。莲座状叶及茎下部叶匙状或条状长圆形,长2-10cm,宽0.5-1.5cm,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或无柄;中部及上部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全部叶片两面被蛛丝状毛及头有柄腺毛,边缘被灰白色蛛丝状长毛,有明显的离基三出脉。头状花序9-15个密集成复伞房状;总苞宽钟形,长8-11mm,宽8-10mm;总苞片4-5层,外层卵圆形,红褐色或黑褐色,内层长圆披针形,上部白色;最内层线形,有长约全长1/2-1/3的爪部;花序托有遂关行;雌株头状花序有多层雌花,中央有1-6个雄蕊;雄株头花序全部雄花,花冠长4.5-5mm,冠毛比花冠稍长。瘦果长圆形,长1.5mm,密生乳头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700m的亚高山顶及山坡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溥 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
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主子害炎;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五月霜
拼音注音
Wǔ Yuè Shuānɡ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稀毛香青的全草。6月采收,阴干。
原形态
多年生小草本,高10~13厘米,具腺毛或绒毛。有根茎。茎不分枝。叶互生,倒披针形,长2~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簇;总苞片白色,多数,覆瓦状排列,膜质,基部灰褐色;雌花冠纤细,5裂,紫色;子房长圆柱形,基部尖,偏斜;冠毛和花冠等长,白色。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草坡或山顶。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
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杀虫。治子宫炎,阴道滴虫。
复方
治子宫炎,阴道滴虫:五月霜三钱,麦麸草二钱,羊膻七二钱。煎汤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乳菇
- 黑风散根
- 黑沙蒿根
- 楹树
- 催吐白薇
- 月见草油
- 海州常山
- 粘人草
- 翠羽草
- 还阳草根
- 太白参
- 单花芥
- 土贝母
- 湖北楤木
- 枇杷花
- 蝈蝈
- 菜板
- 马尿烧
- 川谷根
- 黑穗石蕊
- 掐不齐
- 豆瓣绿
- 鸭公树子
- 鳍蓟
- 赤楠蒲桃叶
- 楮皮间白汁
- 石龙芮子
- 香榧草
- 人参条
- 透明草
- 竹叶椒叶
- 凤仙根
- 柳兰叶风毛菊
- 白茅花
- 樱草根
- 苎花
- 金牛七
- 牛心果
- 九节菖蒲
- 裂果卫矛
- 蘽根
- 花脸细辛
- 大叶黄杨
- 赤车使者根
- 木槿花
- 南天竹叶
- 金耳环
- 人乳汁
- 杏仁
- 椰子浆
- 匐地龙
- 藏三七
- 背花疮
- 徐长卿
- 山槟榔
- 九龙藤叶
- 狸骨
- 黄鼠肉
- 金橘露
- 藏鮡肉
- 铁扫帚
- 喜树果
- 天竺桂
- 芦荟花
- 驴肉
- 补骨脂
- 广西九里香根
- 小朴松实
- 川乌
- 焦槟榔
- 虎尾轮
- 南方红豆杉
- 鸡毛菜
- 金线鱼
- 朱兰
- 冰糖
- 杜鹃花叶
- 鼋肉
- 了哥王
- 小石仙桃
- 桑白皮
- 漏斗菜
- 蓝猪耳
- 藏羚角
- 八月炸
- 红轮千里光
- 藤槐
- 棉籽
- 腊雪
- 河豚子
- 蟾蜍
- 小叶金鸡尾巴草
- 薄荷露
- 叶子花
- 金合欢
- 白菖
- 黍根
- 鳕鱼鳔
- 绵毛马兜铃
- 筋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