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槟榔
《中国药典》:焦槟榔
英文名
SEMEN ARECAE PREPARETA
来源
本品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
形状
本品呈类圆形薄片,直径1.5~3cm,厚1~2mm。表面焦黄色,可见大理石样花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涩、微苦。
性味
苦、辛,温。
鉴别
(1) 本品粉末焦黄色。内胚乳细胞极多,多破碎,无色,完整者呈不规则多角形或类方形,胞间层不甚明显,直径56~112μm,壁厚6~11μm,纹孔较多,甚大,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19μm。外胚乳细胞呈类方形、类多角形或作长条状,直径40~72μm,壁厚约8μm,孔沟可察见,胞腔内大多数充满红棕色至深棕色物。种皮石细胞呈纺锤形,多角形或多条形,直径24~64μm,壁厚5~12μm,淡黄棕色,纹孔少数,裂缝状,有的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螺纹及网纹导管偶见,直径8~16μm。
(2) 照槟榔项下的[鉴别](2) 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炮制
取槟榔片,置锅内,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焦黄色
归经
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虎尾轮
- 南方红豆杉
- 鸡毛菜
- 金线鱼
- 朱兰
- 冰糖
- 杜鹃花叶
- 鼋肉
- 了哥王
- 小石仙桃
- 桑白皮
- 漏斗菜
- 蓝猪耳
- 藏羚角
- 八月炸
- 红轮千里光
- 藤槐
- 棉籽
- 腊雪
- 河豚子
- 蟾蜍
- 小叶金鸡尾巴草
- 薄荷露
- 叶子花
- 金合欢
- 白菖
- 黍根
- 鳕鱼鳔
- 绵毛马兜铃
- 筋骨草
- 贯众叶溪边蕨
- 白茅根
- 葡萄根
- 火腿
- 飞扬草
- 石串莲
- 广藿香
- 茜草根
- 直杆蓝桉叶
- 珊瑚冬青
- 大细辛
- 叶象花
- 牙刷草
- 山茴芹
- 山牛毛毡
- 普陀南星
- 三朵云
- 铅灰
- 罗锅底
- 麝香
- 白云瓜
- 金雀根
- 安徽杜鹃
- 绣球防风
- 白常山
- 红背叶
- 遍地金
- 豺皮樟
- 土贝母
- 防风花
- 酒饼叶
- 象牙草
- 鳖甲胶
- 全毛悬钩子
- 花拐藤根
- 金樱根
- 下草
- 黑沙蒿根
- 黄斑龙胆
- 向日葵根
- 旱前胡
- 卵叶鳞始蕨
- 盘龙参
- 白果叶
- 海州常山
- 五托莲
- 番荔枝根
- 翠羽草
- 楹树
- 大毛红花
- 鼋膏
- 松树梢
- 黄鹌菜
- 鸡爪花
- 狗爪樟皮
- 高山黄华根
- 月见草油
- 地盘松球
- 石楠
- 毛风藤
- 桂花露
- 蜡瓣花根
- 过路惊
- 铁扇子
- 芦荟花
- 葛叶
- 鳢鱼
- 水罗伞
- 扁豆叶
- 广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