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根
《中华本草》:番荔枝根
拼音注音
Fān Lì Zhī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番荔枝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nona reticulat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小乔木,高3-5m。多分枝,树皮薄,灰白色。叶互生,排成两列,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6-17cm,宽2-7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下面苍白绿色。花单生或2-4朵聚生于枝顶或与叶对生,长约2cm,青黄色,下垂;萼片3,三角形,被毛;花瓣6,2轮,外轮花瓣狭而厚,肉质,长圆形,内轮花瓣鳞片状;雄蕊多数,密生;心皮多数,长圆形,无毛,各具1胚珠。果实由多数易于分开的心皮相连成聚合浆果,呈圆球形或心状圆锥形,直径5-10cm,黄绿色,被白色粉霜。花期5-6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现全球热带地区均有栽培。资源分布: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
根和皮含樟脑(camphor),龙脑(borneol),紫堇定碱(corydine),异紫堇定碱(isocorydine),番荔枝碱(anonaine),海罂粟碱(glaucine),鹅掌楸碱(lirioden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左旋贝壳杉16-烯-19-酸(kaur-16-en-19-oicacid)等。根含番荔枝碱,网叶番荔枝碱(reticuline),鹅掌楸碱,白兰花碱(michelalbine),10-羟基番荔枝碱(anolobine),多鳞番荔枝酮(squamolone)。
性味
苦;寒
归经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热毒血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托盘
- 树地瓜根
- 碎兰花根
- 倒爪草
- 乌鸦肉
- 扶芳藤
- 眼睛草
- 土百部
- 楮茎
- 水松皮
- 对叶油麻叶
- 蜂蝇
- 接骨树
- 麂肉
- 土连翘
- 玉米轴
- 绿叶五味子
- 桉油
- 山枇杷叶
- 牛角七
- 五除叶
- 臭黄荆叶
- 詹糖香
- 水芹
- 盐肤子
- 白花蛇头
- 破骨风
- 枪乌贼
- 地八角
- 接骨草
- 虎骨
- 野梨枝叶
- 小茴香
- 烟胶
- 冬菇
- 鸦跖花
- 冰球子
- 鹅管石
- 兔毛蒿
- 繸瓣珍珠菜
- 金钱苦叶草
- 九倒生
- 毛草龙根
- 轮叶铃子香
- 葛谷
- 落地生根
- 凤尾蕉花
- 园金柑
- 翅子木
- 罗汉松
- 白粉蝶
- 黑海参
- 紫麻
- 野杜仲果
- 白果根
- 银紫丹参
- 鸡脚刺
- 刺齿凤尾蕨
- 蜀漆
- 丝瓜叶
- 绿矾
- 密马
- 糙叶千里光
- 灯台菜
- 龙利叶花
- 大花柳叶菜
- 山黄杨子
- 打箭菊
- 草蜘蛛
- 三匹箭
- 卷丹
- 文竹
- 马尿花
- 梧桐白皮
- 牙新渊
- 黔羊蹄甲
- 牛角瓜
- 单肾草
- 地梗鼠尾
- 胡杨
- 对马耳蕨
- 碎骨仔树
- 梨枝
- 荭草
- 万年藓
- 白茅针
- 蚂蚁上树
- 密褶红菇
- 硬飘拂草
- 东紫堇
- 冬青皮
- 豆列当
- 东风螺壳
- 小罗伞
- 黄荆叶
- 水白蜡树皮
- 光枝勾儿茶
- 棕叶芦
- 假刺藤
- 芒小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