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萝藤
《*辞典》:石萝藤
拼音注音
Shí Luó Ténɡ
别名
大鸭公藤(《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牛儿藤的根、茎。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
牛儿藤,又名:金背勾儿茶。
落叶灌木,高达7.5米。小枝绿褐色,上部倾垂成藤状。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先端钝或稍尖,茎部圆形或亚心形,全缘,光滑,下面干时金黄色,侧脉平伸;叶柄无毛,长1.3~2厘米。,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小,长约1.5毫米,淡绿黄色;花梗长1.5~2.5厘米;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阔倒卵形;雄蕊5,附着花盘边缘;予房与花盘分离,2室,花柱2叉。核果长圆形,熟时黑色,花柱宿存,基部具宿存萼。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沟边灌木丛中向阳处。分布四川、云南、陕西、湖北等地。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药》:"苦辛,凉。"
功能主治
《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清热。根:治胸腹胀痛,红白痢疾,跌打损伤,筋骨痛。茎:治红崩白带,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大剂量0.5~1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黑头草
- 西伯利亚蓼
- 南烛子
- 刀豆
- 小报春花
- 花酸苔
- 细叶谷木
- 茉莉根
- 大红菇
- 活血连
- 广防己
- 西藏鸡爪草花
- 炉甘石
- 鳖甲
- 栘依果
- 双肾藤
- 米碎花根
- 鸭儿芹果
- 含羞草
- 马乳
- 点腺过路黄
- 水冬瓜根
- 化金丹
- 芦荟叶
- 越橘果
- 母菊
- 花苜蓿
- 黄花苜蓿
- 马棘
- 广东土牛膝
- 绿豆
- 罗汉松叶
- 水曲柳
- 胡颓子叶
- 大蓟
- 仙人球
- 海风藤
- 断肠草
- 水蔗草
- 朝天子
- 山桐子
- 省雀花
- 双剪菜
- 米团花
- 宽穗兔耳风
- 夏天无
- 黄瓜
- 狼尾巴蒿
- 澄茄子
- 羊不食
- 红毒茴
- 香面叶
- 木苎麻
- 石楠叶
- 羊屎木
- 小罗伞
- 榆叶
- 感应草
- 山萩
- 芦根
- 华风车子根
- 水黄
- 红土子
- 虎尾兰根
- 白草
- 番石榴根
- 石枣
- 白刺
- 百日草
- 石蟾蜍
- 莲叶橐吾
- 柿根
- 硬枝黑锁梅
- 葫芦七
- 海南蒟
- 番泻叶
- 柚皮
- 山蒜
- 大九节铃
- 甘蔗皮
- 野毛金莲
- 梳篦叶
- 刺黄柏茎叶
- 大鱼鳔花
- 红走马胎
- 大叶狼豆柴叶
- 对叶林根
- 五指毛桃根
- 五除叶
- 伏龙肝
- 马刀肉
- 野百合
- 小毛鸡
- 倒挂牛
- 席草
- 瓜子莲
- 大狼毒
- 毛诃子
- 小飞扬草
- 芒刺复叶耳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