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叶
《*辞典》:石楠叶
拼音注音
Shí Nán Yè
别名
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
英文名
Folium Photiniae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叶。全年可采收,晒干。
原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枝光滑。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长8~22cm,宽2.5~6.5cm,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疏生有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幼时自中脉至叶柄有绒毛,后脱落,两面无毛;叶柄长2~4cm。复伞房花序多而密;花序梗和花柄无皮孔;花白色,直径6~8mm;花瓣近圆形,内面近基部无毛;子房顶端有毛,花柱2~3裂。梨果近球形,直径约5mm,红色,后变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甘肃。
形状
叶上表面暗绿色至棕紫色,较平滑,下表面淡绿色到棕紫色,主脉突起,侧脉似羽状排列;常带有叶柄。革质而脆。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
含氢氰酸、野樱皮甙(prunasin)、熊果酸、皂甙、挥发油。
性味
性平,味辛、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补肾。用于风湿筋骨痛、阳痿遗精。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华萝藦
- 火秧竻蕊
- 华风车子叶
- 石黄连
- 壶卢秧
- 孩儿茶
- 山螃蟹
- 水苦荬果实
- 红对节子
- 海菜
- 红接骨草
- 桑白皮
- 红梗草根
- 海南地不容
- 山荔枝果
- 山莨菪
- 水杨根
- 山黄麻叶
- 山黑柳
- 水牛尾
- 山黄豆藤
- 桫拉木
- 海蕴
- 山韭菜
- 槐花
- 桑椹
- 山苦菜
- 梭子蟹
- 海螺
- 湖北地黄
- 山鸡腿
- 山龙眼
- 桦褶孔
- 红扁藤
- 桑霜
- 海底柏
- 海柏
- 水枇杷叶
- 山大黄(波叶大黄)
- 河豚鱼肝油
- 海芙蓉
- 柿漆
- 红孩儿
- 火炭母草
- 山黄麻根
- 红花刺参
- 石首鱼鲞
- 石龙芮
- 碎骨子
- 孩儿草
- 蓑草
- 石筋草
- 石腊竹
- 化橘红
- 华卫矛
- 穇子
- 粟芽
- 肾炎草
- 苏木
- 穿根藤
- 化香树
- 石蕨
- 厚叶子树
- 神香草
- 穗花杉叶
- 粟糠
- 旱柳
- 色赤杨
- 苏黄耆
- 睡菜
- 石地钱
- 石榴皮
- 华南实蕨
- 华山参
- 神黄豆
- 壶卢子
- 肾子草
- 莳萝子
- 石凤丹
- 杓儿菜
- 水稻清乳汁
- 水杨柳
- 水榆
- 禾秆蹄盖蕨
- 山莴笋
- 树茭瓜
- 山香圆
- 红绿草
- 滑石粉
- 扇蕨
- 桑枝
- 山菅兰
- 山蜘蛛
- 核桃叶
- 化香树果
- 华南舌蕨
- 石蟹
- 莎木面
- 石栗
- 石榴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