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叶
《中华本草》:石榴叶
拼音注音
Shí Liu Yè
英文名
Pomegranate Leaf
出处
出自《本草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unica granatum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通常3-5m,稀达10m。枝顶常成尖锐尖长刺,幼枝有棱角,无毛,老枝近圆柱形。叶对生或簇生;叶柄短;叶片长圆圆状披针形,纸质,长2-9cm,宽1-1.8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光亮;侧脉稍细密。花1-5朵生枝顶;花梗长2-3mm;花径约3cm;萼筒钟状,长2-3cm,通常红色或淡黄色,6裂,裂片略外展,卵状三角形,外面近顶端有一黄绿以腺体,边缘有小乳突;花瓣6,红色、黄色或白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长1.5-3cm,宽1-2cm,先端圆钝;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直径5-12cm,通常淡黄褐色、淡黄绿色或带红色,果皮肥厚,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种子多数,钝角形,红色至乳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
叶含熊果酸(urso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甘露醇(D-mannitol)[1]。叶能从胆甾醇合成娠烯醇酮(pregnenolone)[2]。栽培吕种的叶中不同和度地含无机元素氮、钾、钙、镁[3]。
功能主治
收敛止泻;角毒杀虫。主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外用: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敷患处。2.《滇南本草图说》:煎洗痘风疮及风癞。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榴叶
拼音注音
Shí Liu Yè
来源
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以叶入药。夏秋采,晒干。
性味
酸、涩,温。
功能主治
收敛止泻,杀虫。用于急性肠炎。
用法用量
1~2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石榴叶
拼音注音
Shí Liu Yè
出处
《本草抬遗》
来源
石榴种植物石榴的叶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石榴皮"条。
化学成分
含β-谷甾醇、甘露醇。叶能从胆甾醇合成娠烯醇酮。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敷患处。"
②《滇南本草图说》:"煎洗痘风疮及风癞。"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阔叶赤车使者
- 滇苦菜
- 七里香
- 蚕砂
- 青丝龙
- 算盘子根
- 大花素馨花
- 灵砂
- 竹精
- 苦地丁
- 八目鳗
- 石吊兰
- 松树梢
- 榆皮涎
- 黄毛岩白菜
- 万年柏
- 水朝阳花
- 猪肠
- 花锚
- 野荔枝果
- 虎牙
- 黄蜀葵茎
- 独角牛
- 番石榴根
- 黑升麻
- 野葱
- 等宽鳞毛蕨
- 腐巴
- 甘菊花露
- 青叶苎麻根
- 扶桑花
- 虎骨
- 老虎俐
- 鼬瓣花
- 银不换
- 多花猕猴桃茎叶
- 鱼鳖金星
- 云南美登木
- 猬心肝
- 猪蓼子草
- 长叶丹参
- 乌榄树皮
- 石莲
- 水翁根
- 水苏根
- 钓杆柴
- 狗蹄
- 老头草
- 茶膏
- 葱花
- 繸瓣珍珠菜
- 竹鼠肉
- 石胆草
- 水胡满
- 猪胆
- 水接骨丹
- 苍白过路黄
- 大叶蛇总管
- 珠儿参叶
- 伞花绢毛菊
- 和血丹
- 大皮消
- 野马蹄草
- 水松皮
- 乌桕根皮
- 老龙皮
- 阴(句黾)
- 云雀
- 盒果藤
- 荭草根
- 虎图辣
- 小紫金牛
- 虎骨胶
- 石椒草
- 紫藿香
- 大昏鸡头
- 虎膏
- 大管
- 豉汁
- 糯米藤
- 大叶桉
- 猪耳掌
- 杜鹃兰
- 大对经草
- 多裂独活
- 钝叶蔷薇
- 黄唇鱼鳃
- 马肠薯蓣
- 瑞香根
- 大叶南苏
- 野油麻
- 金沙草
- 栝楼皮
- 黄花香茶菜
- 羊奶子
- 奶椎
- 齿缘草
- 糯米泔
- 桔梗
- 金线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