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叶
《中华本草》:石榴叶
拼音注音
Shí Liu Yè
英文名
Pomegranate Leaf
出处
出自《本草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unica granatum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通常3-5m,稀达10m。枝顶常成尖锐尖长刺,幼枝有棱角,无毛,老枝近圆柱形。叶对生或簇生;叶柄短;叶片长圆圆状披针形,纸质,长2-9cm,宽1-1.8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光亮;侧脉稍细密。花1-5朵生枝顶;花梗长2-3mm;花径约3cm;萼筒钟状,长2-3cm,通常红色或淡黄色,6裂,裂片略外展,卵状三角形,外面近顶端有一黄绿以腺体,边缘有小乳突;花瓣6,红色、黄色或白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长1.5-3cm,宽1-2cm,先端圆钝;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直径5-12cm,通常淡黄褐色、淡黄绿色或带红色,果皮肥厚,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种子多数,钝角形,红色至乳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
叶含熊果酸(urso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甘露醇(D-mannitol)[1]。叶能从胆甾醇合成娠烯醇酮(pregnenolone)[2]。栽培吕种的叶中不同和度地含无机元素氮、钾、钙、镁[3]。
功能主治
收敛止泻;角毒杀虫。主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外用: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敷患处。2.《滇南本草图说》:煎洗痘风疮及风癞。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榴叶
拼音注音
Shí Liu Yè
来源
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以叶入药。夏秋采,晒干。
性味
酸、涩,温。
功能主治
收敛止泻,杀虫。用于急性肠炎。
用法用量
1~2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石榴叶
拼音注音
Shí Liu Yè
出处
《本草抬遗》
来源
石榴种植物石榴的叶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石榴皮"条。
化学成分
含β-谷甾醇、甘露醇。叶能从胆甾醇合成娠烯醇酮。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敷患处。"
②《滇南本草图说》:"煎洗痘风疮及风癞。"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巨紫堇
- 海螵蛸
- 金线风
- 鲛鱼
- 长叶山竹子
- 鸡蛋壳
- 鸡肉
- 鸡蛋果
- 大榆蘑
- 深裂黄草乌
- 鸡骨柴叶
- 鹅肉
- 法半夏
- 水蕨
- 绵马贯众
- 鸡谷草
- 水曲柳
- 牡荆茎
- 石山花椒
- 尖嘴林檎果
- 金花菜
- 茅膏菜
- 金线草
- 黄花地锦苗
- 臭梧桐子
- 杏叶防风
- 高粱泡根
- 药茴香
- 蛤仔壳
- 鸭脚黄边
- 大叶花椒茎叶
- 金金棒
- 木天蓼根
- 金钟茵陈
- 金线草根
- 狭萼半边莲
- 接气草
- 鸡蹼
- 蚕砂
- 吉祥草
- 惊风草
- 锡矿
- 鼠李根
- 丁香露
- 相思子
- 杏仁
- 没食子
- 金针菜
- 金锦香
- 韭菜
- 锯鲨翅
- 榉树皮
- 君迁子
- 锦鸡儿
- 五叶藤
- 景天
- 金石斛
- 嘉兰
- 凹朴皮
- 姜皮
- 臭李子
- 郁金
- 阿氏蒿
- 黄耆茎叶
- 吉利子树
- 吊灯花叶
- 鲫鱼头
- 鸡肉参
- 罗望子
- 虱婆草
- 鸡油菌
- 接骨木叶
- 接骨木根
- 砗磲肉
- 金线兰
- 益母草花
- 椒目
- 尖叶子打虫药
- 珂
- 鸡肾参
- 沙地娃儿藤
- 尖药花
- 建兰根
- 洋虫
- 金顶蘑
- 金腰带
- 姬蕨
- 麂肉
- 白粉蝶
- 石米
- 蓑草根
- 橘红
- 金鸡纳
- 蓝叶藤
- 尖叶唐松草
- 金腰子
- 夜花藤
- 三角风
- 棘豆根
- 黄多孔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