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目鳗
《*辞典》:八目鳗
拼音注音
Bá Mù Mán
别名
七鳃鳗(薛德熵《系统动物学》),七星子鱼(《吉林中草药》)。
出处
《吉林中草药》
来源
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
原形态
全体近圆筒形,尾部侧扁。体长可达60厘米以上。头的两侧各有7个分离的鳃孔,与眼排成一直行,形成8个象眼的点,故通称八目鳗。鼻孔单个,位于头背面两眼的中间,后方有一白色皮斑。头前腹面有呈漏斗状吸盘,张开时呈圆形,周缘皱皮上有许多细软的乳状突起。口在漏斗底部,口两侧有许多黄色角质齿,口内有肉质呈舌形的活塞,其上亦有角质齿。肛门位于躯干与尾部交界处,肛门前有一泌尿生殖突。皮肤柔软而光滑,无鳞,侧线不发达。无偶鳍。背鳍两个,基长约相等,后面的背鳍与尾鳍相联,鳍条软而细密。生活时背呈青色带绿,腹部灰白色略带淡黄。
生境分布
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为洄游性鱼类。常以吸盘吸附子其他鱼体上,吸食其血肉。分布我国东北之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松花江等河流中。
化学成分
肉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一般鱼类为高,每克约含99~980国际单位(平均300国际单位)。其次,在肝、肾、生殖腺及大肠中亦含有之,特别在睾丸与小肠中的含量更高。在鱼皮中维生素B1与维生素B12的含量远较其他鱼类为高,腹皮中的含量比背皮高。
功能主治
治夜盲症、角膜干燥。
《吉林中草药》:"滋补强壮。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鱼捣烂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菊花苗
- 微籽
- 鲨鱼胆
- 泽泻
- 柳叶藓
- 十两叶
- 窝儿七
- 黄海葵
- 水松枝叶
- 雪参
- 粗灰钉
- 铁马豆
- 鼻血雷
- 椰子浆
- 苏土藁本
- 红丝线
- 滇绣球
- 徐长卿
- 芡实
- 麒麟尾
- 河豚子
- 滇高良姜
- 朱兰
- 红轮千里光
- 灵芝
- 杜仲藤
- 藕粉
- 金雀儿
- 刺猬皮
- 八月炸
- 四大天王
- 百灵草
- 红花岩黄芪
- 虎斑游蛇
- 藜
- 杜鹃花叶
- 三爪金龙
- 戟叶瓦韦
- 盘石龟
- 鹅掌揪根
- 紫茎棱子芹
- 南方红豆杉
- 文鳐鱼
- 苦木
- 豆黄
- 蜂蜜树
- 小龙胆草
- 单叶铁线莲
- 蟾舌
- 星毛蕨
- 羊奶果
- 黄芩子
- 斑鸠菊
- 海芋
- 柚皮
- 腊雪
- 白榄根
- 通花根
- 松子仁
- 云南野砂仁
- 竹叶蕉
- 罗锅底
- 栓皮栎
- 红三七
- 芒萁骨
- 山鸡
- 鸡血七
- 土燕窝
- 黑面叶
- 枸橘刺
- 野山蚂蟥
- 草藤乌
- 冬葵子
- 牛耳枫
- 大鱼鳔花
- 鸦胆子
- 有柄石韦
- 三角风
- 金刚藤头
- 冰球子
- 乌桕木根皮
- 金雀根
- 西洋菜干
- 甘草头
- 蜘蛛香
- 金银忍冬
- 野火绳
- 堇宝莲叶
- 羊踯躅根
- 竹芋
- 玉簪花
- 小红柳根
- 鞑新菊
- 中华石楠
- 透明草
- 土连翘
- 獭胆
- 詹糖香
- 天门冬
- 青海鸢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