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树皮
《中华本草》:栗树皮
拼音注音
Lì Shù Pí
别名
栗树白皮
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板栗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剥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9-20cm,被绒毛,淡黄褐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无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2-3(-5)朵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壳斗边刺直径4-6.5cm,密被紧贴星状柔毛,刺密生,每壳斗有2-3坚果,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直径1.5-3cm,深褐色,顶端被绒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形状
性状鉴别 树皮外表面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内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
栗树皮含地衣二醇(orcinol),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龙胆酸(gentis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以及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lan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天冬酰胺(asparagine),精氨酸(arginine)等多种氨基酸;虫瘿鞣质(chestanin),新克列鞣质(neocretanin),栗瘿鞣质亭(chesnatin)。
性味
微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收敛止血。主癞疮;丹毒;口疳;漆疮;便血;鼻衄;创伤出血;跌仆伤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灰调敷。
复方
治漆疮:栗树皮或根半斤至一斤。水煎,冲铁锈一至二两洗患处,一日二至三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各家论述
1.《唐本草》:水煮汁,主溪毒。2. 孟诜:主疸疮毒。3.《本草图经》:主疮毒。4.《滇南本草》:敷打伤,烧灰治癞疮。5.《医林纂要》:煎水洗口疳、口烂。6.《现代实用中药》:治丹毒,煎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栗树皮
拼音注音
Lì Shù Pí
别名
栗树白皮(《唐本草》)。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皮。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栗子"条。
化学成分
皮含槲皮素、尿素、色素及鞣质。
功能主治
治丹毒,癞疮,口疮,漆疮,打伤。
①《唐本草》:"水煮汁,主溪毒。"
②孟诜:"主疸疮毒。"
③《本草图经》:"主疮毒。"
④《滇南本草》:"敷打伤,烧灰治癞疮。"
⑤《医林纂要》:"煎水洗口疳、口烂。"
⑥《现代实用中药》:"治丹毒,煎汤洗。"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或烧灰敷。
复方
治漆疮:栗树皮或根半斤至,一斤。水煎,冲铁锈一至二两洗患处,一日二至三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厚皮树
- 泽泻
- 苍蝇草
- 臭樟
- 罗汉果
- 山大刀
- 滇白芷果
- 梧桐根
- 豇豆
- 六月寒
- 臭黄荆根
- 鹳肉
- 苦楝子
- 一匹草
- 风箱树叶
- 肾精子
- 铁灯台
- 蠵龟筒
- 赤芍
- 九层风
- 山藤藤秧
- 玉簪
- 菅茅根
- 铁丝七
- 全叶青兰
- 黄荆
- 胖大海
- 棣棠花
- 鸡骨常山
- 木天蓼
- 尖山橙
- 蝴蝶树
- 大血藤
- 葫芦茶
- 牛耳枫枝叶
- 大叶山桂
- 隔山香
- 鳞片水麻
- 无花果
- 黄花地桃花
- 紫草
- 鸭胆
- 秤杆草
- 土百部
- 长毛风毛菊
- 小团叶根
- 打箭菊
- 三蕊草
- 九眼独活
- 浙雁皮
- 磨盘草子
- 绿豆叶
- 红筷子
- 糕菜
- 鸡蛋壳
- 苦荞头
- 云实
- 卵叶鳞始蕨
- 中华石楠
- 莲衣
- 四方藤
- 土千年健
- 薏苡仁
- 王瓜根
- 老龙皮
- 木瓜枝
- 毛黄连
- 回阳生
- 芦茎
- 大叶青木香
- 峨屏草
- 路旁菊
- 半柱花
- 瓦楞子
- 蔓乌头
- 玉簪花
- 芸香
- 素馨花
- 大红毛叶
- 遍山红
- 粉藜
- 射尿(虫另)
- 草问荆
- 狼油
- 李
- 人参子
- 虾须草
- 甜草
- 长梗玄参
- 樟木
- 鹤肉
- 绿茎槲寄生
- 柳兰叶风毛菊
- 变异鳞毛蕨
- 断线蕨
- 旱冬瓜
- 睡莲
- 文冠果
- 鳆鱼
- 海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