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花
《中华本草》:防风花
拼音注音
Fánɡ Fēnɡ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出处
出自《药性论》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 Schischk.采收和储藏:8-9月花开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头处密一纤维状叶柄残基及明显的环纹。茎单生,二歧分枝,分枝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稍抱茎;叶片卵形或长圆形,长14-35cm,宽6-8(-18)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长圆形,有柄,长5-8cm,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狭楔形,长2.5-5cm,宽1-2.5cm;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商,顶生花序梗和分枝顶端,顶生花序梗长2-5cm,伞辐5-7,长3-5cm,无毛;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4-10,小总苞片4-6,线形或披针形,长约3mm;萼齿三角状卵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长约1.5mm,无毛,先端微凹,具内折小舌片。双悬果狭圆形或椭圆形,长4-5mm,宽2-3mm,幼时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归经
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
理气通络止痛。主脘腹痛;四肢拘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
《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防风花
拼音注音
Fánɡ Fēnɡ Huā
出处
《药性论》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花。
功能主治
《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酒饼叶
- 象牙草
- 鳖甲胶
- 全毛悬钩子
- 花拐藤根
- 金樱根
- 下草
- 黑沙蒿根
- 黄斑龙胆
- 向日葵根
- 旱前胡
- 卵叶鳞始蕨
- 盘龙参
- 白果叶
- 海州常山
- 五托莲
- 番荔枝根
- 翠羽草
- 楹树
- 大毛红花
- 鼋膏
- 松树梢
- 黄鹌菜
- 鸡爪花
- 狗爪樟皮
- 高山黄华根
- 月见草油
- 地盘松球
- 石楠
- 毛风藤
- 桂花露
- 蜡瓣花根
- 过路惊
- 铁扇子
- 芦荟花
- 葛叶
- 鳢鱼
- 水罗伞
- 扁豆叶
- 广玉兰
- 青叶丹
- 催吐白薇
- 五月霜
- 小叶地不容
- 婆婆纳
- 水紫菀
- 篱天剑
- 甘菊
- 风藤
- 山羊肝
- 荆芥
- 黄葵
- 爵床
- 蔓斑鸠菊
- 算盘子叶
- 鼬瓣花
- 凤眼果根
- 乔木五加
- 无患子皮
- 大枣
- 鸊鷉
- 桃叶
- 酸枣树皮
- 白乳菇
- 槐枝
- 鸡腿蘑
- 家独行菜
- 红辣蓼
- 金蛤蟆
- 鸡公柴
- 麻柳叶
- 小檗
- 水蛭
- 詹糖香
- 藏鮡肉
- 穿破石
- 野罂粟壳
- 卷柏
- 瑞香根
- 椿树花
- 珊瑚冬青
- 红簕钩
- 杯苋
- 骆驼蹄瓣
- 鞑新菊
- 山羊肉
- 喜树果
- 焦槟榔
- 黄鳝藤
- 柃木
- 菅茅根
- 栗毛球
- 蒴藋赤子
- 雪茶
- 心叶党参
- 黄木耳
- 老熊花
- 马桑树皮
- 黄鼠狼
- 枣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