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白香青
《中华本草》:乳白香青
拼音注音
Rǔ Bái Xiānɡ Qīnɡ
别名
大矛香艾、大白矛香
英文名
Herb of Milkywhite Pearleverlasting
出处
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乳白香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lactea Maxim.采收和储藏:夏季花未开放时,割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
乳白香青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密被灰白色绒毛。根状茎粗壮,木质化,多分枝。茎丛生,直立,不分枝。叶片线状长圆形,长2-11cm,先端钝 或微尖,基部楔形,全缘;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有长柄,中部以上茎生叶无柄,基部下延成狭翅。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和枝端密含有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2-4mm;总苞钟状,径5-8mm,总苞片4-5层,外层卵圆形,长约3mm,被蛛丝状毛,内层卵状长圆形,长约6mm,乳白色,最内层狭长圆形,长5mm,有长约全长2/3的爪部;花托有遂状短毛;雌株头状花序有多层雌花,中央有2-3个雄蕊;雄株头状花序全部为雄蕊;花冠长3-4mm,冠毛比冠稍长,雄花冠毛上部宽扁。瘦果圆柱形,长约1mm,近无毛。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400m的亚高山山坡、草地及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性味
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散瘀止血。主感冒头痛;肺热咳嗽;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每次3-5g。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乳白香青
拼音注音
Rǔ Bái Xiānɡ Qīnɡ
别名
大白矛香、大矛香艾
来源
菊科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 Maxi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甘肃、青海、四川。
性味
辛、苦,寒。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平肝潜阳,祛痰。外用止血。主治血瘀包块,肝阳上亢,肺热咳嗽,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研细末外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乳白香青
拼音注音
Rǔ Bái Xiānɡ Qīnɡ
别名
大矛香艾、大白矛香
出处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菊科植物乳白香青的干燥全草。夏季花未开放时,拔取全株,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密被灰白色绒毛。根茎木质化,分枝。茎丛生,直立。叶片线状长圆形,长2~11厘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楔形,全缘。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具长柄,中部以上茎生叶无柄,基部下延成茎翅;头状花序多数,聚成复伞房状;总苞钟状,径5~8毫米,总苞片数层,上部白色,下部淡褐色,干膜质;花杂性或雌雄异株,雌花细管状,结实,两性花管状,不结实。瘦果黄褐色,长圆柱形,长不足1毫米;冠毛白色,一层,粗毛状。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坡、草地、灌木丛中。分布我国西北地区。
性味
辛苦,寒。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平肝潜阳,祛痰。外用止血。
复方
①治血瘀包块:大矛香艾五钱,水红花子三钱,青木香二钱,水煎服。
②治肝阳上亢:大矛香艾五钱,夏枯草四钱,杭菊花三钱,白芍三钱,水煎服。
③治肺热咳嗽:大矛香艾五钱,沙参四钱,川贝母二钱,水煎服。
④治创伤出血:大矛香艾适量,研细末,外敷患处。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老虎耳根
- 角翅卫矛果
- 人中黄
- 荷蒂
- 麝香
- 赤链蛇
- 秦岭耧斗菜
- 兜兰
- 润鳞鳞毛蕨
- 姜露
- 金针菜
- 浙贝母
- 海红
- 吊山桃
- 百花锦蛇
- 小罗伞
- 山芹
- 狗狗秧
- 狼肉
- 大花剪秋罗
- 七叶仔
- 刺黄芩
- 大黄
- 凤尾搜山虎
- 狗筋蔓
- 峨三七
- 五指茄
- 柳白皮
- 蛇胆
- 凤凰衣
- 排骨灵
- 落葵
- 金荞麦茎叶
- 野木鱼
- 老鸦柿
- 瓦松
- 西伯利亚蓼
- 冷水丹
- 骆驼脂
- 芜菁子
- 续随子茎中白汁
- 九节风
- 血榧
- 白花菜
- 抽筋草
- 野木耳菜
- 乌木屑
- 凤眼草
- 大叶刺篱木叶
- 铁棒锤
- 鼻涕果
- 小白鱼
- 火棘
- 碱花
- 云豹骨
- 花点草
- 刺瓜
- 牛耳草
- 满天飞
- 人指甲
- 大血藤
- 光叶水苏
- 公鱼
- 白茎鸦葱
- 红毒茴
- 熊油
- 木瓜
- 臂形草
- 王不留行
- 挖耳草根
- 裂叶崖角藤
- 螃蟹七
- 家独行菜
- 干檀香叶
- 牛奶树
- 慈乌胆
- 蛇地钱
- 飞蛾七
- 刷把草根
- 楸叶
- 鸡胆
- 小青藤香
- 老虎须
- 华南皂荚
- 盒子草
- 云南小草蔻
- 生姜汁
- 大茶根
- 大叶醉鱼草
- 新疆木通
- 朱砂根叶
- 十姊妹
- 麻栎
- 云母
- 仰天钟根
- 镰叶马蔺根
- 橙子
- 硫黄
- 高粱泡
- 马齿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