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子
《中华本草》:向日葵子
拼音注音
Xiànɡ Rì Kuí Zǐ
别名
天葵子、葵子
英文名
Sunflower Seed
出处
出自汪连仕《采药书》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anthus annuus L.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花盘,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
原形态
向日葵 一年生草本,高1-3m。茎直立,粗壮,中心髓部发达,被粗硬刚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宽卵形或心状卵形,长10-30cm或更长,宽8-2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被糙毛,具3脉。头状花序序单生于茎端,直径可达35cm;总苞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被长硬刚毛;雌花舌状,金黄色,不结实;两性花筒状,花冠棕色或紫色,结实;花托平;托片膜质。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浅灰色或黑色;冠毛具2鳞片,呈芒状。脱落。花期6-7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向日葵从出苗到成熟为80-130d,种子在4-5℃发芽。幼苗能耐短时间-6℃低温,在热带又能耐40℃以上高湿。耐旱,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除了低尘易涝或积水地块外,一般土壤均可栽培。较耐盐碱,在全盐含量0.4%以下的土壤能生长结实。[br]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播种期一般以6cm地温稳定在8-10℃时播种较宜。北方一般于3月下旬到4月中旬前后播种,用机械点播、条播或人工穴播,每穴播种子3-4粒,覆土3-5cm,不宜浅于3cm,播种时要重施种肥,以磷肥为主,配施氮肥。东北地区每1hm2 2万-3万株,内蒙古地区3.6万4.2万株。[br]田间管理 向日葵药盘分发育较早,开花、灌浆以及油分的形成在一个花盘中交叉并进,枝叶繁茂,根系发达,水肥吸收力强。若管理不及时,则花心不实而减产,回此根根据生长发育除段特点,适时进行田间管理。[br]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黑斑病、锈病、褐斑病、霜霉病等。柱要采用轮作、选抗病品种和花剂防治。虫害主要有金针虫、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等,多在苗斯发生,可采用药剂拦种防治。成株害虫有草地螟、甘兰夜蛾、古毒蛾等,在幼虫三龄前用菊酯类药剂防治。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原产北美。
形状
性状鉴别 瘦果浅灰或黑色,扁长卵形或椭圆形,内藏种了1枚,淡黄色。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达50%左右,中有多量亚油酸达70%[1-3],沿有磷脂[4,5],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甾醇[6]。还含枸椽酸(citr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奎宁酸(qui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7-9],顺-5,顺-9-十八碳二烯酸(cis-5,cis-9-octadecadinoic acid),顺-5,顺-9,顺-12-十八碳三烯酸(cis5,cis-9,cis-12-octadecatrienoic acid)[10]。此外尚有黄曲每毒素(aflatoxin)[11],胆甾醇(cholesterol)[12],氟乐灵(terflan)[13],多肽(polypeptide)[14],多酚氧化蛾(polyphe-noloxidase)[15]。[br]种子壳主含纤维素(cellulose),木质素(lignin),万聚糖[3,16]及3,4-苯骈芘(3,4-苯骈芘(3,4-benzopyrene)
药理作用
1.降血脂作用:种子的总磷脂部分对动物的急性高脂血症及慢性的高胆甾醇血症有预防作用,治疗作用不显着。空腹的健康人口服粗制的向日葵油,血中游离脂肪酯及胆甾醇有短暂之升高,而服动物脂或蛋黄后,5小时血胆甾醇仍在较高水平。对青年妇女以向日葵油作食物油(服7天),可使血胆甾醇略有降低,但不如米糠油。2.增强免疫作用:如在饲料中加入向日葵油,可增强兔的免疫反应(结核菌素试验)。3.副作用:如将向日葵油加以高热(110-300℃),饲喂大鼠,可引起肝的退行性变或加强兔肝的纤维化;还能增强某些致癌质对大鼠的致癌作用。4.外用:以干燥全草煎剂蒸干后的粉末作成油膏,局部应用可加速损伤的痊愈。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透疹;止痢;透痈脓。主疹发不透;血痢;慢性骨髓炎
用法用量
内服:15-30g,捣碎或开水炖。外用:适量,捣敷或榨油涂。
各家论述
1.汪连仕《采药书》:通气透脓。2.《国药的药理学》:向日葵油为被覆药。3.《福建民间草药》:治血痢。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向日葵子
拼音注音
Xiànɡ Rì Kuí Zǐ
别名
天葵子(《国药的药理学》),葵子(《中国药植图鉴》)。
出处
汪连仕《采药书》
来源
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种子。
原形态
向日葵(《植物名实图考》),又名:丈菊、西番菊、迎阳花(《群芳谱》),一丈菊(《植物名实图考》),草天葵、向阳花、太阳花、葵花、望日葵。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高可达3.5米,中心髓部发达,外具粗毛和斑点。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广卵圆形,长10~30厘米,宽8~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具锯齿,基部截形或心赃形,两面粗糙。头状花序单生,直径可达35厘米;总苞具苞片多层,苞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尾状长尖,有缘毛,花托扁平,具膜质托片;周围一轮舌状花,中性,黄色,中央筒状花,两性,紫棕色,先端五齿裂;雄蕊5,花丝分离,药聚合;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浅灰色或黑色,扁长卵形或椭圆形,内藏种子1颗,淡黄色,富含脂肪油。花期春夏季。
本植物的根(向日葵根)、茎髓(向日葵茎髓)、叶(向日葵叶)、花(向日葵花)、花托(向日葵花托)、果壳(向日葵壳)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可达50%左右,中有多量亚油酸达70%,尚有磷脂、β-谷甾醇等甾醇,总磷脂对大鼠有预防脂血症和高胆甾醇血症的作用。向日葵油,特别是其亚油酸部分,能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的形成,据谓可能是增加了前列腺素E的合成而抑制血小板的附着。种子的脂蛋白部分含有抑制睾丸的成分,大鼠用它作蛋白质原喂饲3个月,引起睾丸萎缩。种仁中糖的大部分(58%)是可溶性的单糖、双糖和三糖,不含淀粉,尚含柠檬酸、酒石酸、绿原酸、奎宁酸、咖啡酸等有机酸及β-胡萝卜素。种子壳主含纤维素、木质素、戊聚糖,尚含油5.17%(其中2.96%是蜡)、蛋白质4%。种子尚含植酸钙镁、3,4-苯骈芘。
药理作用
种子的总磷脂部分对动物的急性高脂血症及慢性的高胆甾醇血症有预防作用,治疗作用不显着。空腹的健康人口服粗制的向日葵油,血中游离脂肪酯及胆甾醇有短暂之升高,而服动物脂或蛋黄后,5小时血胆甾醇仍在较高水平。对青年妇女以向日葵油作食物油(服7天),可使血胆甾醇略有降低,但不如米糠油。如在饲料中加入向日葵油,可增强兔的免疫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如将向日葵油加以高热(110~300℃),饲喂大鼠,可引起肝的退行性变或加强兔肝的纤维化;还能增强某些致癌质对大鼠的致癌作用。以干燥全草煎剂蒸干后的粉末作成油膏,局部应用可加速损伤的痊愈。
功能主治
治血痢,透痈脓。
①汪连仕《采药书》:"通气透脓。"
②《国药的药理学》:"向日葵油为被覆药。"
③《福建民间草药》:"治血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戎榨油涂。
复方
治血痢:向日葵子一两。冲开水炖一小时,加冰糖服。(《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草泽泻
- 玉米花
- 兴安白头翁
- 毛轴牙蕨
- 林背子
- 山兵豆
- 女贞根
- 落马衣
- 功劳木
- 簕欓
- 臭藤子
- 野厚朴花
- 海狸香
- 徐长卿
- 大沙叶
- 凉山虫草
- 石仙桃
- 鸟不宿
- 红根
- 庐山香科科
- 突厥雀
- 毛蜂斗草
- 蝇虎
- 赛繁缕
- 暴马子
- 马桑
- 辣薄荷
- 吹云草
- 土连翘
- 四方藤
- 大泡通叶
- 滇绣球
- 夏枯草露
- 南瓜叶
- 海松子
- 柠檬叶
- 婆婆纳
- 全光菊
- 柠条
- 山紫菀
- 匍伏堇
- 蛇葡萄根
- 石老虎
- 小蓟
- 猫儿屎果
- 地笋
- 杉寄生叶
- 蜜蜂房
- 杠香藤
- 臭柏
- 一枝蒿
- 柳杉
- 七爪风
- 千脚虫
- 茶叶
- 劲直蒿
- 刺楸
- 旋花苗
- 炮仗筒
- 羚羊肉
- 红须须
- 毛叶木通
- 红酸杆
- 天目木兰
- 半边风
- 荩草
- 撒发
- 海月壳
- 葛谷
- 光枝勾儿茶
- 水游草
- 羊屎条根
- 大果臭椿皮
- 黄荆
- 凤尾搜山虎
- 益智
- 月季花叶
- 香橼
- 枣槟榔
- 葫芦巴
- 铁扫帚
- 有柄石韦
- 老枪谷
- 瓶耳小草
- 桃胶
- 黄花母根
- 粗皮松萝
- 腊梅
- 玳玳花
- 云南红豆蔻
- 山合香
- 落花生
- 银边吊兰
- 华南胡椒
- 田螺
- 吊吊果
- 酸模叶
- 山艾叶
- 竹荪
- 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