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风草
《中华本草》:肝风草
拼音注音
Gān Fēnɡ Cǎo
别名
玉帘、惊风草、白花独蒜、石葱、葱兰
英文名
Autumn Zephyrlily Herb, Herb of Autumn Zephyrlily
出处
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葱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phyranthes candida (Lindl.)Herb.[Amaryllis candida Li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心,洗净,多为鲜用。
原形态
葱莲,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形,直径约2.5cm,具有明显的颈部。叶狭线形,肥厚,亮绿色长20-30cm,宽2-4mm。花茎中空;花单生于花茎顶端,下有带褐红色的佛焰苞状总苞,总苞片先端2裂;花梗长约1cm;花白色,外面常带淡红色,几无花被管,花被片6,长3-5cm,近喉部常有很小的鳞片;雄蕊6,长约为花被的1/2;花柱细长,柱头不明显3裂。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2cm,3瓣开裂;种子黑色,扁平。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南方有引种栽培。资源分布:原产南美洲。
性味
甘;平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平肝熄风。主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株;或绞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福建药物志》:“有催吐作用,不宜多有,以防中毒。”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肝风草
拼音注音
Gān Fēnɡ Cǎo
出处
《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石蒜科植物葱莲的全草。全年可采,多鲜用。
原形态
葱莲,又名:玉帘。
多年生草本。鳞茎灰黄色,内层白色含粘液,直径约2.5厘米,并有明显的颈。叶数枚,线形,长30厘米左右,光滑,叶面有槽。花单生司:花茎上,白色,外面常染淡红色晕;花柄包藏于佛焰苞内;花被直立,漏斗状,近喉部常有微小鳞片,裂片钝或短尖;雄蕊6,比花被短,3长,3短;子房下位,每室有胚珠多颗,花柱线形,稍长于雄蕊,柱头微3裂。蒴果近球形,3室裂。种子黑色,近扁平。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
常为盆栽。分布广东。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网球花定碱、尼润碱等生物碱。花瓣中含芸香甙。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平肝熄风。治小儿急惊风,羊痫风。
复方
①治小儿急惊风:鲜肝风草三至四钱。水煎调冰糖服;另用鲜肝风草三至四钱,食盐一至二钱。同捣烂,分为二丸,贴于左右太阳穴,外用纱布覆盖固定。
②治小儿癫痫:鲜肝风草三钱。水煎,调冰糖服。(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兔打伞
- 西藏桃叶珊瑚果
- 黄秋葵根
- 木麻黄
- 桦木皮
- 四方木皮
- 朴树果
- 南蛇藤叶
- 印度菩提树皮
- 枫树
- 羊胰
- 海鹞鱼胆
- 仙顶梨
- 佛手柑
- 大一枝箭
- 小赤麻根
- 石腊竹
- 越王余算
- 小丁香
- 土阿魏
- 厚朴花
- 银扁担
- 黄花仔
- 兴安毛连菜花
- 多头苦荬
- 狗骨节
- 百合花
- 月光花种子
- 猫儿黄金菊
- 山牵牛
- 秋唐松草
- 小扁豆
- 四大天王
- 山慈姑
- 松花
- 莺
- 土茯苓
- 六轴子
- 五齿剑
- 茅栗根
- 绣球花
- 古羊藤
- 鹤脑
- 花姬蛙
- 羊奶子
- 花脸细辛
- 灵砂
- 瓜蒌皮
- 甘西鼠尾
- 毛冬青
- 虎肉
- 牡蛎
- 山矾叶
- 前胡
- 油胡桃
- 琉璃草根
- 西河柳
- 线叶蚤缀根
- 桄榔子
- 木鳖子
- 山大刀根
- 罗汉松实
- 旋覆花根
- 仙环小皮伞
- 野木瓜
- 西藏酸模
- 水麦冬
- 菱蒂
- 番木瓜叶
- 闽粤千里光
- 树五加
- 红杉皮
- 刀口药
- 细叶桉叶
- 小青杨
- 石螃蟹
- 大叶花椒茎叶
- 新木姜子
- 山柑算盘子
- 四轮香
- 狐肉
- 楼梯草根
- 打碗花
- 华南皂荚
- 楠木皮
- 柠鸡儿果
- 搜山虎
- 倒吊笔
- 儿茶
- 芒气笋子
- 红田乌草
- 美汉草
- 黄荆子
- 南板蓝根
- 狗狗秧
- 兜冠黄共享
- 芦叶
- 山楂叶
- 山毛藓
- 灰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