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节
《中华本草》:甘草节
拼音注音
Gān Cǎo Jié
别名
粉草节。
英文名
dark brown Part in Licorice root
出处
出自《本草原始》。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2.Glycyrrhiza glabra L.3.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
原形态
1.甘草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很及根茎粗壮,皮红棕色。茎直立,带木质,有白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奇数现状复叶长8-20cm;小叶7-17,卵形或宽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两面均被短毛和腺体;托叶阔披针形,被白色纤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外面有短毛和刺毛状腺体;花冠蓝紫色,长1.4-2.5cm,无毛,旗瓣大,卵圆形,有爪,龙骨瓣直,较翼辩短,均有长爪;雄蕊二体,(9+1)。荚果条形,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外面密被刺毛状腺作。种子4-8,肾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2.光果甘草 多年生草本,高1m左右。茎和枝均被鳞片状腺体和白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5-14(-20)cm;小叶9-17,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4,宽0.8-2cm,先端常微缺,上面有短柔毛,下面密生鳞片状腺体;托叶披针形。花淡紫色,密生,排列成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萼钟状,有5个相等的披针形萼齿,萼齿内外均被白色腺毛;旗瓣长椭圆形,长约11mm,翼瓣长约9mm,爪不明显,龙骨瓣长约8mm。荚果扁,狭长卵形,稍弯曲,长20-30mm,宽4-7mm,无毛,有时具少许不明显的腺瘤。种子3-4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3.胀果甘草.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有时基部粗壮而为木质。茎直立,常局部被密集连接成片的淡黄褐色鳞片腺体,无腺毛而有疏柔毛,或几无毛。奇数羽状复叶长3-16cm;小叶3-7枚,卵形、狭长卵形、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5-5cm,宽0.6-2.8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都圆形,边缘徽反卷,常显明为波卷状,上面暗绿色,具黄褐色腺点,下面亮绿色,具淡黄绿色腺点,幼时如涂胶状,有光泽,两面无毛或几无毛;小叶柄长1-4mm。总状花序;花小,紫红色,排列疏松。荚果长圆形,短小,长0.8-2cm,膨胀,无或略有凹窝,被微柔毛与少许不显明的腺瘤。种子小,1-7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沙质土等地。2.本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区域,北非、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亦有生长,我国新疆亦有分布,且可生于干旱的盐碱性荒地。3.生于沙质。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2.分布于甘肃、新疆等地。
性味
甘;性;生凉;炙温
归经
心;肝经
功能主治
解毒;利咽;和中。主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各家论述
1.《医学入门》:生用,消肿导毒,治咽痛;炙则性温,能健脾胃和中。2.《本草原始》:消痈疽掀肿。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甘草节
拼音注音
Gān Cǎo Jié
别名
粉草节(《外科精要》)。
出处
《本草原始》
来源
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
功能主治
治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①《医学入门》:"生用,消肿导毒,治咽痛;炙则性温,能健脾胃和中。"
②《本草原始》:"消痈疽焮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研末。
复方
治小痈疖发热时:即用粉草节,晒干为末,热酒服-、二钱,连进数服,痛热皆止。(《外科精要》)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狗牙花
- 瓜子藤
- 岗松根
- 桑椹酒
- 干饧糟
- 广西九里香
- 构皮麻
- 圆锥花南蛇藤根
- 白线薯
- 狗狗秧
- 大尾摇
- 黄背草苗
- 光风轮菜
- 桂木
- 狗母鱼
- 葛藟汁
- 狗哇花
- 狗娃花
- 刚毛尖子木
- 狗牙贝
- 昂天莲
- 骨螺
- 豆油
- 厚叶贯众
- 水松枝叶
- 赤瓟根
- 大草乌
- 小三棵针
- 秋海棠
- 沙枣花
- 高山大黄
- 老虎须
- 倒爪草
- 羊脑
- 灵砂
- 家独行菜
- 小粘叶
- 钱针万线草
- 毛蓼
- 薜荔
- 牛角瓜
- 山蚂蝗
- 蜈蚣草
- 郁金
- 瑞香根
- 八角莲
- 丁香枝
- 老虎耳根
- 柠条籽
- 焦槟榔
- 山橘
- 打箭菊
- 萱草
- 金钟花
- 金钱参
- 金露梅
- 锯叶竹节树
- 金箔
- 金花茶叶
- 金花蚤草
- 金草
- 金钱苦叶草
- 锦香草
- 锦鸡
- 金老梅花
- 金莲花
- 金蛤蟆
- 金钩如意草
- 金钱松叶
- 金银花子
- 金鸡豇豆
- 韭子
- 韭根
- 金腰带
- 金钱草
- 金鸡纳
- 金石斛
- 金线兰
- 金钮扣
- 金顶蘑
- 金纽子
- 金线风
- 金边龙舌兰
- 金锦香
- 锯锯藤
- 锯鲨翅
- 韭菜莲
- 白马骨
- 荷莲豆菜
- 金腰
- 金钗
- 金鱼藻
- 金钗凤尾蕨
- 金腰子
- 金铁锁
- 金鱼
- 锯鲨卵
- 锯鲨胆
- 金色狗尾草
- 锯齿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