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核
《中华本草》:柑核
拼音注音
Gān Hé
英文名
mandarin orange sesd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 chachiensis Hort.等多种柑类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chachiensis Hort.采收和储藏:剥开成熟果实,食取果瓤,留下种子,洗净,晒干。
原形态
茶枝柑 小乔木,高2-3m。枝多叶密,针刺极少。叶互生,常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不明显,叶翼小而不明显。花小白色,萼片黄绿色,花瓣5。果实扁圆形或馒头形,纵径4.5-6cm,横径6.5-7cm,基部平或隆起,上有浅放射沟4-8条,顶部微凹;果皮易剥离,质松脆,白内层棉絮状,有香气;瓤囊11-12瓣;中心柱空虚,味酸甜;种子20余粒,卵圆形,淡黄褐色。果熟期12月中旬。
生境分布
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新会、四会栽培最多。广州近郊也有栽培。
性味
苦;辛;温
归经
心;肝
功能主治
温肾止痛;行气散结。主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睾丸偏坠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研末服。
各家论述
柑核,功专在下。以上诸病,皆肾与膀胱之气化郁以病乎肝也。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本草求原》)
临床应用
治肾冷腰痛:柑核、杜仲等分。炒研,盐酒下(《本草求原》)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柑核
拼音注音
Gān Hé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
性味
苦,温,无毒。
归经
入心、肝。
功能主治
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复方
治肾冷腰痛;柑核,杜仲等分。炒研,盐酒下。
各家论述
柑核,功专在下。以上诸病,皆肾与膀胱之气化郁以病乎肝也。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性味以下出《本草求原》)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荭草根
- 茄稞虫
- 蒲公英
- 红杉皮
- 小草寇
- 土红苓
- 红水芋
- 雪下红
- 三消草
- 茅苍术
- 土鳖虫
- 番红花
- 红根草
- 除虫菊
- 顺地红
- 地贵草根
- 赤甲红
- 大叶山桂
- 败酱草
- 柳叶卫矛
- 高山望
- 醉鱼草花
- 人面子叶
- 风化硝
- 鼠牙半支
- 铁骨银参
- 青葙子
- 青礞石
- 小金樱
- 碱地马蔺
- 牛奶树子
- 炮掌果
- 天萝水
- 观音莲
- 黄瓜根
- 天蓝苜蓿
- 青杠碗
- 西瓜霜
- 马齿苋子
- 赶风柴
- 豆腐渣果
- 金银花子
- 黄茶根
- 瑞香根
- 安徽杜鹃
- 麻妹条叶
- 庐山瓦韦
- 赛北紫堇
- 石笔海胆
- 青天葵
- 天南星
- 自事口草
- 大千生
- 华无柱兰
- 峨眉香科
- 海螵蛸
- 葛藟果实
- 敦盛草
- 黄心果
- 草灵仙
- 青琅玕
- 滇列当
- 千层楼
- 肉连环
- 酸水草
- 螃蟹脚
- 大金发藓
- 小杉藻
- 棉子油
- 牛心茄子
- 黄海葵
- 青钱柳
- 金匙叶草
- 香根芹
- 陀罗紫菀
- 千灵丹
- 黄荆沥
- 碎骨仔树
- 骆驼黄
- 黄锁梅
- 青粱米
- 人参条
- 防风草
- 矮脚苦蒿
- 鹅脚板根
- 野葡萄藤
- 闭鞘姜
- 高粱泡
- 看麦娘
- 假蒟果穗
- 臭黄皮
- 长节珠
- 束花石斛
- 海南三七
- 长春七
- 电灯花
- 胖根藤
- 白背叶根
- 矮杨梅皮
- 麝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