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核
《中华本草》:柑核
拼音注音
Gān Hé
英文名
mandarin orange sesd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 chachiensis Hort.等多种柑类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chachiensis Hort.采收和储藏:剥开成熟果实,食取果瓤,留下种子,洗净,晒干。
原形态
茶枝柑 小乔木,高2-3m。枝多叶密,针刺极少。叶互生,常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不明显,叶翼小而不明显。花小白色,萼片黄绿色,花瓣5。果实扁圆形或馒头形,纵径4.5-6cm,横径6.5-7cm,基部平或隆起,上有浅放射沟4-8条,顶部微凹;果皮易剥离,质松脆,白内层棉絮状,有香气;瓤囊11-12瓣;中心柱空虚,味酸甜;种子20余粒,卵圆形,淡黄褐色。果熟期12月中旬。
生境分布
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新会、四会栽培最多。广州近郊也有栽培。
性味
苦;辛;温
归经
心;肝
功能主治
温肾止痛;行气散结。主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睾丸偏坠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研末服。
各家论述
柑核,功专在下。以上诸病,皆肾与膀胱之气化郁以病乎肝也。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本草求原》)
临床应用
治肾冷腰痛:柑核、杜仲等分。炒研,盐酒下(《本草求原》)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柑核
拼音注音
Gān Hé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种子。
性味
苦,温,无毒。
归经
入心、肝。
功能主治
主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卵肿偏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复方
治肾冷腰痛;柑核,杜仲等分。炒研,盐酒下。
各家论述
柑核,功专在下。以上诸病,皆肾与膀胱之气化郁以病乎肝也。此味肝肾同治,故功专,但实证为宜,虚者禁用,以味苦大伤胃气也。(性味以下出《本草求原》)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汉中防己
- 光叶闭鞘姜
- 芦竹笋
- 毛叶黄杞
- 榆叶
- 毛茎马兰
- 乌头附子尖
- 藏菌陈
- 赤瓟根
- 蘘荷子
- 毛叶木通
- 八角茴香
- 蔓生百部
- 大百解薯
- 鹤顶兰
- 花酸苔
- 细叶桉
- 南烛叶
- 大尾摇
- 白鱼
- 旋覆花根
- 豉虫
- 托腰散
- 膜缘木香
- 齿缘草
- 弹裂碎米荠
- 铁粉
- 棉花藤
- 圆叶茅膏菜
- 红帽顶
- 菰根
- 小扁豆根
- 菝葜
- 滇列当
- 睡菜
- 铁骨银参
- 野兔毛
- 金匙叶草
- 继木[檵木]
- 何首乌叶
- 糯稻根须
- 刻裂紫堇
- 凉伞盖珍珠
- 鸭脚木根
- 黄水藨叶
- 柞蚕蛹
- 脓见愁
- 毛桐
- 米饭花
- 海石鳖
- 南天仙子
- 牛黄
- 野西瓜苗
- 野巴子
- 展枝唐松草
- 尖槐藤
- 阳桃叶
- 水折耳
- 小叶野决明
- 血人参
- 向日葵
- 野豌豆
- 野猪皮
- 焦栀子
- 野灯草
- 狗牙花
- 野毛金莲
- 毛发唐松草
- 西藏桃叶珊瑚果
- 猴楠
- 粗糠柴
- 满江红
- 矮柳穿鱼
- 软枣子
- 独行千里
- 飞龙掌血
- 重楼
- 柠檬桉
- 红楠
- 岩枇杷
- 柏子仁
- 蟾舌
- 小倒钩藤
- 臭矢菜
- 桃金娘
- 虾蟆肝
- 婆婆纳
- 信石
- 慈竹根
- 京大戟
- 菱粉
- 蝉花
- 蒌油
- 莲雾根
- 棉花子
- 腊梅花
- 理石
- 楝花
- 骆驼蹄草
- 莲生桂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