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根
拼音注音
Gǒu Gǔ Gēn
来源
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头痛,牙痛,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0.5~1.5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枸骨根
拼音注音
Gǒu Gǔ Gēn
别名
功劳根(《浙江民间草药》)。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
详"枸骨叶"条
性味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微寒,无毒。"
②《浙江民间草药》:"味微苦带酸,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补肝肾,清风热。治腰膝痿弱,关节疼痛,头风,赤眼,牙痛。
①《福建民间草药》:"补肝肾,健腰膝,凉血清热,逐风疗痹。"
②《江西中药》:"用作强壮药,适用于腰膝痿弱。"
③《广西中药志》:"去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鲜者0.5~1.5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劳动伤腰:枸骨根一两至一两五钱,乌贼干二个。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关节炎痛:枸骨根一至二两,猪蹄一只。酌加酒、水各半,炖三小时服。(《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头风:功劳根一两,煎服。
④治赤眼:功劳根五钱,车前草五钱至一两。煎服。
⑤治牙痛:功劳根五钱。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草药》)
⑥治痄腮:枸骨根,七蒸七晒,每次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⑦治臁疮溃烂:枸骨根四两。煎汤洗涤,日一、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丝虫病大脚疯流火:㈠鲜枸骨树根二两(干用一两四钱),鲜红茎土牛膝五钱。黄酒适量(按患者酒量大小酌加)煎服。㈡鲜拘骨树根一把切片约二至三两,茅草根一束约两许,也加黄酒煎服。㈢鲜枸骨树根二两,槟榔三钱。水煎服。(《浙江中医杂志9(8):37,1959)
⑨治百日咳:枸骨根三至五钱。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藤子甘草
- 黄柏
- 滇南寄生
- 长青草
- 枪乌贼
- 黄颡鱼涎
- 地沙
- 蟋蟀
- 泡桐花
- 泡桐根
- 四叶参
- 纵条肌海葵
- 粘山药
- 芦茎
- 皱叶羊蹄
- 狗牙花
- 珍珠风子
- 白饭豆
- 叶上珠根
- 了哥王子
- 黄锁梅根
- 丝带蕨
- 吴茱萸
- 苹果
- 软枣子
- 蒙花皮
- 禾秆蹄盖蕨
- 竹叶艾
- 白背杨
- 新疆羌活
- 苹
- 苦木根
- 甜叶菊
- 半支莲
- 鸡公柴
- 竹砂仁
- 长杆兰
- 苦豆根
- 漂摇豆
- 番杏
- 珍珠菜
- 鹧鸪脂
- 马尾伸筋
- 三花枪刀药
- 珍珠莲
- 团叶槲蕨
- 小千金
- 石松子
- 毛八角莲
- 天山花楸
- 炮姜
- 红瑞木果
- 竹叶椒根
- 鼹鼠
- 小血藤
- 鲟鱼
- 露珠香茶菜
- 小牛肝菌
- 墓头回
- 鞘菝葜
- 蒲草根
- 钩藤根
- 新疆香堇
- 苦竹茹
- 红茴香根
- 大香附子
- 吹风散
- 老鼠脚迹
- 掉毛草
- 驴蹄
- 软丝藻
- 苹果叶
- 贴骨散
- 百灵草
- 水翁皮
- 蝼蛄
- 麦奴
- 蝙蝠葛叶
- 叶底珠
- 香面叶
- 小驴蹄草
- 石栗
- 小血藤叶
- 桂花岩陀
- 宽穗兔耳风
- 峨山雪莲花
- 九龙藤叶
- 西藏花椒种子
- 鸡冠参
- 黄花香
- 白花鬼针草
- 铃兰
- 竹鸡
- 翼枝榆
- 鼋肉
- 牛齿
- 旋鸡尾
- 烟筒花
- 榆花
- 多鳞鳞毛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