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金挖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山金挖耳
拼音注音
Gāo Shān Jīn Wā ěr
别名
挖耳子草
来源
菊科高山金挖耳Carpesium lipskyi C. Wink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
苦,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痰,截疟。主治牙痛,喉痛,疟疾。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锅焦
- 金花茶叶
- 路旁菊
- 直立百部
- 甘青雪莲花
- 黄锁梅
- 红鸡踢香根
- 红树果
- 桂竹糖芥
- 枸橘核
- 岗柃
- 赤火绳
- 荭草
- 藜实
- 小木通
- 朱砂根叶
- 大白顶草
- 算盘子根
- 谷精草
- 骨节草
- 风箱树根
- 芦子兰
- 水银
- 半边藕
- 刺瓜
- 大夜关门根
- 虾子花
- 山麦冬
- 大树三台
- 猫肉
- 无患树蔃
- 痰药
- 炸腰果
- 十萼茄
- 广州山柑
- 猫儿眼睛
- 谷芽
- 紫金龙
- 锯齿王根
- 水杨梅
- 金叶子
- 斜叶榕叶
- 竹(鼠留)子油
- 马蹄草
- 凤尾草
- 覆盆子根
- 蚤休
- 腐沫
- 飞来鹤
- 师实
- 腐卑
- 柳叶亚菊蒿
- 广西莲座蕨
- 车桑仔
- 猪毛参
- 野菱
- 琼枝
- 金蛤蟆
- 防已
- 杉材
- 龟肉
- 三点金草
- 蝮蛇骨
- 海决明
- 姊妹树
- 蝉蜕
- 多茎野豌豆
- 糙叶千里光
- 枸橘刺
- 豆黄
- 金毛七
- 金刚藤头
- 天冬
- 杨梅根
- 团叶槲蕨
- 显脉罗伞
- 飞蛾七
- 高山大戟
- 大黄
- 紫茉莉子
- 白线薯
- 山甜茶
- 桂花跌打
- 十字苔草
- 过江龙子
- 屈头鸡根
- 干旱毛蕨
- 峨屏草
- 水蓼
- 锈钉子
- 风箱树叶
- 柑
- 水红木根
- 铜罗汉
- 肿柄菊叶
- 药茴香
- 旱芹
- 山丹
- 荷蒂
- 石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