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楝
《中华本草》:麻楝
拼音注音
Má Lià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麻楝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ukrasia tabularis A.Jus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剥取根皮,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麻楝 乔木,高达30m。枝赤褐色,无毛,有苍白色皮孔。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长30-50cm,无毛;小叶10-16,互生,纸质,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2cm,宽3-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偏斜而圆,全缘,两面均无毛或近无毛。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总花梗短,长约为叶之半,近无毛;花梗短,具节;苞片线形,长达1cm,早落;花萼浅杯状,5-6裂,裂齿短而钝,外面略被极短柔毛;花瓣4-5,黄色或略带紫色,长圆形,长1.2-1.5cm,外面中部以上被极稀疏的短柔毛;雄蕊管圆筒形,长9-10mm,无毛,先端近平截,花药10;子房具柄,略被紧贴的短硬毛,花柱被毛,柱头头状。蒴果灰黄色或褐色,近球形或椭圆形,长约4cm,宽3.5-4cm,先端凸尖,无毛,表面粗糙有淡褐色的小疣点。种子扁平,椭圆形,直径约5mm,具膜质的翅,连翅长1.2-2cm。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30m的山坡、山谷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主感冒发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乌桕子
- 瓜蒌皮
- 蛇尾草
- 绿绒蒿
- 奶汁树
- 桂花跌打
- 梗花雀梅藤
- 狗脑
- 五指毛桃果
- 扭鞘香茅
- 家兔骨
- 女贞皮
- 光叶山黄麻
- 马桂花
- 高粱乌米
- 虎尾轮根
- 乌棒子
- 盐肤木根皮
- 大草乌
- 炙甘草
- 葛上亭长
- 南蛇藤叶
- 南板蓝根
- 万寿菊花
- 乌榄叶
- 狗乳汁
- 乌梅
- 牛嗓管树
- 啄木鸟
- 牛嗓管
- 糯米泔
- 南蛇竻根
- 亮光菜
- 鬼笔
- 乌桕根皮
- 糯稻根
- 宁油麻藤
- 奶浆柴胡
- 牛白藤根
- 八节毛
- 高梁泡叶
- 乌奴龙胆
- 关白附子
- 谷芽
- 万年青根
- 昆明鸡脚黄连
- 万年青
- 穿山龙
- 南鹤虱
- 干姜
- 普陀南星
- 高山紫菀
- 葛粉
- 吉林乌头
- 岩豆
- 钮子七
- 南蛇簕
- 鬼盖
- 观音苋根
- 瓜子金
- 光叶水苏
- 乌药花
- 关东丁香
- 赶风柴
- 乌柳
- 菊花叶
- 茅苍术
- 石风丹
- 伽喃香
- 龙爪树
- 南瓜花
- 桂花露
- 南蛇竻苗
- 干旱毛蕨
- 狗心
- 葛藟叶
- 南方六道木
- 榕树
- 碱黄鹌菜
- 高山瓦韦
- 甘木通
- 葫芦巴
- 构皮麻
- 蹋菜
- 甘薯
- 红云草
- 贵州落地金钱
- 狗尾巴参
- 广藿香
- 葛仙米
- 岗柃
- 瓜螺
- 乌泡刺
- 楠木
- 广东万年青
- 桂皮紫萁
- 广布柳叶菜
- 岩酸
- 葛藟根
- 橄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