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刺寄生
《中华本草》:牛筋刺寄生
拼音注音
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
别名
梨寄生、藏寄生、野花椒寄生、老米酒寄生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thibetensis (Lecomte) Danser[Loran thusthibetensis Lecomte]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0.5-1m。嫩枝、叶密被黄褐色或褐色叠生星状毛和星状毛;小枝黑色,近平滑,具疏生皮孔。叶对生,革质;叶柄长8-12mm;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5-8cm,宽3-4.5m,先端圆钝或钝尖,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紧贴的绒毛,叶缘常呈浅波状;侧脉5-8对,在叶上面明显。伞形花序,2-3个簇生于叶腋或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3-5朵,花序和花均密被黄褐色或褐色绒毛,总花梗长1-2mm;花梗长2-3mm;苞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mm;花红色;花托椭圆状,长约2mm;副萼环状;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2-3.2cm,稍弯,下半部膨胀,顶部椭圆状,裂片4枚,披针形,长7-8mm,反折,开花后毛变稀疏;雄蕊4;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浆果卵球形或椭圆形,长5-10mm,直径4-6mm,浅黄色,果皮具颗粒状体,被疏毛。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3000m的山地阔叶林中,常寄生于梨树、柿树、板栗、李树或棵属等植物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苦;性平
归经
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肺热;利小便。主肺热咳嗽;湿热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牡丹三七
- 苜蓿
- 南瓜蒂
- 卷心菜
- 陀罗紫菀
- 棘胸蛙
- 蜜环菌
- 牛黄
- 买麻藤
- 通天蜡烛
- 通花花
- 蓼大青叶
- 黄葛树
- 两面针
- 小麦苗
- 铁树果
- 双色龙胆
- 鱼串草
- 龙利叶花
- 鹿齿
- 粘人花根
- 大将军
- 屈头鸡
- 骆驼蹄瓣
- 风藤草
- 南藤
- 榕树皮
- 红葱
- 西南金刚藤
- 扁蕾
- 竹黄
- 舞草
- 旋复花
- 豺皮
- 了哥王
- 荜澄茄
- 牛尾菜
- 耐冬果
- 柠鸡儿果
- 蒿雀
- 裂叶秋海棠
- 通草
- 花椒叶
- 美丽风毛菊
- 野芭蕉
- 骆驼黄
- 菊花叶
- 蘘草
- 粗叶卷柏
- 南牡蒿
- 墓头回
- 岩陀
- 毛葡萄叶
- 蛇接骨
- 建兰叶
- 木姜花
- 罗望子叶黄檀
- 翼核果
- 踏膀药
- 血余
- 水枇杷
- 炉甘果
- 三品一枝花
- 鸬鹚涎
- 革耳
- 牛眼珠
- 黑豆衣
- 十两叶
- 栗毛球
- 江珧柱
- 鹿蹄草
- 猕猴桃藤中汁
- 红花山牵牛
- 铁线莲
- 大叶楠
- 茅草叶
- 槐叶
- 竹蠹虫
- 虎睛
- 轮叶八宝
- 畲山羊奶子
- 广金钱草
- 钮子瓜
- 野马蹄草
- 肥荚红豆
- 头花杜鹃
- 栝楼皮
- 鸡翮羽
- 大火草根
- 红皮
- 一匹草
- 异木患
- 鸢脑髓
- 麝肉
- 蟋蟀
- 蔓荆子叶
- 鹿角芦荟
- 山里红
- 苡芭菊
- 金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