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风毛菊
《中华本草》:美丽风毛菊
拼音注音
Měi Lì Fēnɡ Máo Jú
别名
漏子多吾
英文名
beauty Saussurea
出处
出自《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美丽凤毛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superba Anthony f.Pygmaea Anthony采收和储藏:10月采挖,洗净,晾干。
原形态
美丽凤毛菊,多年生草本,高4-15cm。根茎粗壮,木质化,上端有残叶柄宿存。茎直立, 疏被长柔秘。基生叶莲座状,倒披针形至椭圆形,长3-9cm,宽1-2.5cm,先端圆,具短尖头,叶缘疏手稀齿及缘毛,基部下延成柄,上面被粗伏毛,下面中脉处贴生长柔毛;茎生叶较小,披针形。头状花序,单一顶生,直径可达3cm,总苞钟形,总苞片紫色或具紫色边缘,具短尖,4列,外列披针形,内裂线形;花全部管状,紫色,两性,长达2.5cm,先端5裂,瘦果,长圆形,无毛,有黑色花纹;冠毛白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0m以上的草原、路边、山脚。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解表透诊。主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麻疹;风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
1.《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流感,咽喉肿痛,麻疹,荨麻。2.《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食物中毒,并有镇静麻醉作用。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美丽风毛菊
拼音注音
Měi Lì Fēnɡ Máo Jú
别名
漏子多吾[藏名]
来源
菊科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 Anthony, f. pigmaea Anthony,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青海、甘肃、云南。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主治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麻疹,荨麻疹。
用法用量
1~2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美丽风毛菊
拼音注音
Měi Lì Fēnɡ Máo Jú
别名
漏子多吾(《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出处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
为菊科植物美丽凤毛菊的根。10月采挖,洗净,晾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10厘米。根茎粗厚,木质化,上端有残叶宿存。茎直立,具棱及白色租毛。基生叶莲座状,倒披针形至椭圆形,长3~9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叶缘疏生稀齿及缘毛,基部下延成柄,上面被粗伏毛,下面中脉处贴生长柔毛;茎生叶较小,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直径可达4厘米,总苞片紫色或具紫色边缘,具短尖,4列,外列披针形。内列线形;花全部管状,紫色,两性,长2.5厘米,先端5裂,冠毛淡褐色,2列。瘦果无毛。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较高的草原、路边、山脚。分布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
性味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苦,寒。"
功能主治
①《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解毒,祛风。治流感.咽喉肿痛,麻疹,荨麻疹。"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食物中毒,并有镇静麻醉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
备注
青藏高原尚以同属植物[b]东方凤毛菊[/b]的全草同等入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芭蕉
- 骆驼黄
- 菊花叶
- 蘘草
- 粗叶卷柏
- 南牡蒿
- 墓头回
- 岩陀
- 毛葡萄叶
- 蛇接骨
- 建兰叶
- 木姜花
- 罗望子叶黄檀
- 翼核果
- 踏膀药
- 血余
- 水枇杷
- 炉甘果
- 三品一枝花
- 鸬鹚涎
- 革耳
- 牛眼珠
- 黑豆衣
- 十两叶
- 栗毛球
- 江珧柱
- 鹿蹄草
- 猕猴桃藤中汁
- 红花山牵牛
- 铁线莲
- 大叶楠
- 茅草叶
- 槐叶
- 竹蠹虫
- 虎睛
- 轮叶八宝
- 畲山羊奶子
- 广金钱草
- 钮子瓜
- 野马蹄草
- 肥荚红豆
- 头花杜鹃
- 栝楼皮
- 鸡翮羽
- 骆驼蹄瓣
- 大火草根
- 红皮
- 一匹草
- 异木患
- 鸢脑髓
- 麝肉
- 蟋蟀
- 蔓荆子叶
- 鹿角芦荟
- 山里红
- 苡芭菊
- 金腰子
- 旋复花
- 大一箭球
- 仙人杖
- 冬青叶
- 芭茅果
- 铜锤草
- 博落回
- 九龙藤叶
- 胆汁
- 鲜黄连
- 橘白
- 山姜花
- 滇苦菜
- 鹅掌上黄皮
- 荷花
- 糜穰
- 土党参
- 小米口袋
- 柘树果实
- 粗叶耳草
- 雉尾
- 川山橙果
- 金腰带
- 牛奶浆草
- 耳水苋
- 野厚朴花
- 佩兰
- 金露梅
- 紫金牛根
- 鹅内金
- 薄荷脑
- 柴厚朴
- 浮小麦
- 剑皮树菌
- 锯齿王
- 芒叶小米草
- 苦葛花
- 水蔓青
- 双参
- 山萝卜
- 硼砂
- 牛耳枫根
- 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