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肉
《中华本草》:龟肉
拼音注音
Guī Ròu
英文名
Tortoise as food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龟科动物乌龟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inemys reevesii (Gray)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为多。杀死后,取肉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
乌龟,体呈扁椭圆形,背腹均有硬甲,甲的长宽高一般为120mm×85mm×55mm,最长者可达200mm以上。头顶前端光滑,后部覆被累粒状小鳞;吻端尖圆,颌无齿而具角质硬喙;眼略突出;耳鼓膜明显;颈部细长;周围均被细鳞,颈能伸缩。背、腹甲的上面为表皮形成的角质板;下面为真皮起源的骨板,背脊中央及其两侧有3条较显着的纵棱,但雄龟不太明显。背甲棕褐色或黑色,颈角板前窄后宽,椎角板5块;第1块前宽后窄,其后数声一般宽大于长,两侧对称排列肋角板各4块,缘角板每侧11块,臀角板2块近长方形。,腹甲与背甲几乎等长,腹甲淡黄色,少数褐色,共有6对;喉角板2块,呈三角形;肱骨板2块,外缘宽凸;胸、腹角板各2块,均较大;股角板2块,外缘较宽于中线;肛角板2块,后缘凹陷。背腹甲在体两侧由甲桥相连,形成体腔。四肢较扁平,前肢具5指及爪,后肢具趾,除第5趾无爪外,余皆有爪,指或趾间具蹼,尾中等长度,一般20-30mm左右,较细。头侧及喉侧有带黑边的黄绿色纵横线,头颈部背面深褐色,腹面稍浅。背甲各角板边缘外呈黄色,角板上的花纹形似金钱,故双有金钱龟之称。腹甲每块角板的外侧下方色较深,四肢背面灰褐色或深棕色,腹面色稍渚。尾部背面棕褐色。泄殖孔周围色浅,往后呈棕褐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河流、池塘。吃虾、小鱼及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益阴补血。主劳热骨蒸;久融洽咯备;久疟;血痢;肠风下血;筋骨疼痛;老人尿频尿急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0.5-1只;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肉作羹,大补。2.《唐本草》: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3.《食疗本草》: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骨折。4.《日用本草》:大补阴虚,作羹,截久疟不愈。5.《本草纲目》: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泻血、血痢。6.《医林纂要》: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血痔,阴虚血热之症。7.《四川中药志》: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龟肉
拼音注音
Guī Ròu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肉。
原形态
形态详"龟版"条
性味
甘咸,平。
①《食疗本草》:"温,味酸。"
②《日用本草》:"味酸,温,有小毒。"
③《纲目》:"甘酸,温,无毒。"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咸,平。"
功能主治
益阴补血。治劳瘵骨蒸,久嗽咯血,久疟,血痢,肠风痔血,筋骨疼痛。
①《别录》:"肉作羹臛,大补。"
②《唐本草》:"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摄,皆差。"
③《食疗本草》:"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踒折。"
④《日用本草》:"大补阴虚,作羹臛,截久疟不愈。"
⑤《纲目》:"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泻血、血痢。"
⑥《医林纂要》:"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血痔,阴虚血热之症。"
⑦《四川中药志》:"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用法用量
煮食或炙灰研末。
复方
①治虚劳失血咯血,咳嗽寒热,补阴降火:田龟,煮取肉,和葱、椒、酱、油煮食。(《便民食疗》)
②治肺痨吐血:龟肉、沙参、虫草。共炖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久咳嗽上气:生龟三枚。治如食法,去肠,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渍曲,酿秫米四升,如常法,热,饮二升,令尽。(《补缺肘后方》)
④治痢及泻血:乌龟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度。(《普济方》)
⑤治热气湿痹,腹内激热:龟肉同五味煮食之,微泄为效。(《普济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竹(鼠留)子油
- 柑
- 棘针
- 青兰
- 心叶兔耳风
- 鞑新菊
- 锥栗
- 榧根皮
- 樗白皮
- 大管
- 尖萼厚皮香
- 广香藤
- 玫瑰茄
- 牛舌头
- 掐不齐
- 鸡蛋七
- 鳜鱼胆
- 广玉兰
- 蒸饼
- 蜂窝草
- 茄根
- 水禾麻
- 昆明鸡血藤根
- 獾骨
- 水晶兰
- 绿兰花
- 桔梗
- 总状绿绒蒿
- 翅果唐松草
- 地蔷薇
- 青丝线
- 返顾马先蒿
- 蛮刀背
- 苏木蓝
- 骨碎补毛
- 君迁子
- 野杜仲果
- 密脉鹅掌柴
- 沙塘木
- 岗柃叶
- 佛葵
- 白鱼
- 菊苣根
- 水冬瓜
- 丁香枝
- 倒赤伞
- 野丁香
- 两指剑
- 熊脂
- 鹳肉
- 老白花树皮
- 柑核
- 矮叶书带蕨
- 小接骨丹
- 一枝黄花
- 多花筋骨草
- 野京豆
- 马桑根
- 紫革耳
- 光枝勾儿茶
- 止血丹
- 芋梗
- 干檀香叶
- 甘肃棘豆
- 牛肋筋
- 锦鸡
- 古钮菜
- 桂木根
- 狗脊
- 腐卑
- 海藻
- 猪肤
- 瓜蒌
- 石鳖
- 蚤休
- 野茉莉
- 猫肉
- 甘青雪莲花
- 马耳草
- 紫玉盘
- 马蹄草
- 锅焦
- 白苏叶
- 紫薇皮
- 筋藤
- 枸橘核
- 金叶子
- 水银
- 十萼茄
- 广州山柑
- 高原鸢尾子
- 飞来鹤
- 骨节草
- 虾子花
- 割舌罗
- 岗柃
- 谷精草
- 炸腰果
- 过腰蛇
- 紫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