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节草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骨节草
拼音注音
Gǔ Jié Cǎo
别名
笔杆草、笔筒草、节节菜、洗碗草、接骨筒、犬问荆、 沼泽木贼
英文名
Herb of Marsh Horsetail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药材基源:为蕨类植物药木贼科植物犬问荆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palustre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拔起全株,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犬问荆,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细长,黑褐色,常具块茎。茎常丛生,高l4.5-36cm;细弱,具深沟及棱5-12条,常有轮生分枝,稀单生,中心孔小形,分枝斜向上内曲,秋季枯萎。叶鞘齿三角状卵形,先端棕褐色,边缘白色,膜质,向尖端延长为白色长刚毛。孢子囊穗长圆形,有梗,顶生,初呈紫褐色,质带黄色;孢子囊生于盾状孢子叶下面,孢子同形,具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绕于孢子上,遇水即弹开以便繁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田、沟旁和阴湿地带。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福建、湖北、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茎常成束,有时带黑褐色细长根茎。茎细弱,长15-35cm,具5-12条棱脊,每节常有多数轮生的分枝,折断后可见中心孔细小。叶鞘齿三角状卵形,不连接,先端棕褐色,边缘白色,膜质,向尖端延长成白色长刚毛。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全草含犬问荆碱(Palustrine),犬问荆定碱(Palustridine),烟碱(nicotine)山柰酚-3-双葡萄糖-7-葡萄糖甙(kaempferol-3-diglucoside),山柰酚-3,7-双葡萄糖甙(kaempferol-3,7-diglucoside),山柰酚-3-鼠李糖葡萄糖甙(kaempferol-3-rhamnosylglucoside),槲皮素-3-芸香糖-7-葡萄糖甙(quercetin-3-rutinoside-7-glucoside),乌头酸(aconitic acid)。
性味
平;甘;微苦
归经
肝;肺经
功能主治
疏风;明目;活血;止痛。主迎风流泪;翳膜遮睛;跌打损伤;风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品15-30g。
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用。
复方
①治目疔目翳:鲜骨节草一两,冰糖五钱,猪赤肉二两。水炖,分早晚服。②治跌打伤筋:干骨节草五钱,猪赤肉二两。水炖服。③治石淋:鲜骨节草一两,冬蜜五钱。开水一杯冲炖服。(选方均出《闽东本草》)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舒筋,活血,接骨。治眼疾。2.《闽东本草》:疏风,解肌,止血,退目翳。治目疾,迎风流泪,翳点遮睛,肠风痔漏,血痢,崩中。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骨节草
拼音注音
Gǔ Jié Cǎo
别名
笔杆草、笔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节节菜(《中国药植图鉴》),洗碗草(《闽东本草》),接骨筒(《实用中草药》)。
出处
《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木贼科植物犬问荆的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
犬问荆,又名:沼泽木贼。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细长,黑褐色,常具块茎。茎常丛生,高14.5~36厘米;细弱,具深沟及棱5~12条,常有轮生分枝,稀单生,中心孔小形,分枝斜向上内曲,秋季枯萎。叶鞘齿三角状卵形,先端棕褐色,边缘白色,膜质,向尖端延长为白色长刚毛。孢子囊穗长圆形,有梗,顶生,初呈紫褐色,后带黄色;孢子囊生于盾状孢子叶下面,孢子同形,具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绕于孢子上,遇水即弹开以便繁殖。
生境分布
野生于水田、沟旁和阴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分
干草含生物碱15~302毫克%,其中有犬问荆碱、犬问荆定碱、小量的烟碱等。还含乌头酸与山柰酚-8-鼠李糖葡萄糖-7-葡萄糖甙、甲砜、胸腺嘧啶等。
性味
《闽东本草》:"性平,味甘微苦。"
归经
《闽东本草》:"入肝、肺、胆三经。"
功能主治
疏风,明目,活血,舒筋。治迎风流泪,翳膜遮睛,跌打损伤,肠风,血痔。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舒筋,活血,接骨。治眼疾。"
②《闽东本草》:"疏风,解肌,止血,退目翳。治目疾,迎风流泪,翳点遮睛,肠风痔漏,血痢,崩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鲜者0.5~1两)。
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用。
复方
①治目疔目翳:鲜骨节草一两,冰糖五钱,猪赤肉二两。水炖,分早晚服。
②治跌打伤筋:干骨节草五钱,猪赤肉二两。水炖服。
③治石淋:鲜骨节草一两,冬蜜五钱。开水一杯冲炖服。(宜忌以下出《闽东本草》)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陆英
- 林背子
- 萝藦
- 矮陀陀
- 红酸杆
- 藏三七
- 大叶藻
- 大叶排草
- 魿鱼
- 大树跌打
- 柿蒂
- 小叶密花远志
- 阔叶垂头菊
- 黄栌根
- 紫茉莉根
- 支柱蓼
- 水松叶
- 牡荆子
- 鹿筋
- 接骨草
- 鸡蛋花
- 梨
- 及己
- 蜥蜴
- 丁癸草
- 龙齿
- 山慈姑
- 谷精草
- 猕猴桃
- 谷芽
- 白鹇
- 狼喉靥
- 谷皮藤
- 七爪风
- 虾蟆脑
- 玉簪花
- 蒲蒻
- 白子菜
- 蝇子草
- 鲨鱼胆
- 草血竭
- 葡萄根
- 厚朴
- 狐心
- 桃枝
- 猴头菌
- 黄皮叶
- 接气草
- 苦蘵根
- 青羊角
- 满江红
- 煨姜
- 石吊兰
- 九节风
- 老虎须
- 假蒟
- 翡翠
- 鸡嗉子
- 紫筒草根
- 红花点地梅
- 垂果大蒜芥
- 赤阳子
- 花脸细辛
- 发痧藤
- 铁轴草
- 金冠鳞毛蕨
- 青娘子
- 野兔骨
- 金雀根
- 味牛膝
- 吊岩风
- 地乌
- 狭叶垂头菊
- 空桶参
- 猩猩木
- 樗鸡
- 云南莲座蕨
- 蒲桃
- 厚皮香
- 雀麦
- 黄荆叶
- 枸橘刺
- 丝瓜根
- 海狸香
- 羊皮
- 水晶兰
- 宽羽线蕨
- 巨紫堇
- 藕节
- 救必应
- 风藤草
- 铁草鞋
- 地精草
- 木菠萝
- 阿魏
- 地血香
- 红毛对筋草
- 金线兰
- 云南美登木
- 肿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