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柄菊叶
《中华本草》:肿柄菊叶
拼音注音
Zhǒnɡ Bǐnɡ Jú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肿柄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thonia diuersifolia (Hemsl.) A.Gray.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肿柄菊 一年生草本,高2-5m。茎粗壮,有分枝,有稠密的短柔毛。叶互生;有长叶柄;叶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近圆形,长7-20cm,3-5深裂,上部叶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披针形,边缘细锯齿,下面疲在状短柔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大,宽5-15cm,顶生于假轴分枝的长梗上;总苞片4层,外层苞片椭圆形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坚硬,革质;内层苞片长披针形,上部叶草质或膜质,先端钝;舌状花1层,黄色,舌片长卵形,先端有不明显的3齿;筒状花黄色。瘦果长圆形,长约4mm,被短柔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常栽培作绿篱。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花和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Pinene),(Z)-β-罗勒烯[(Z)-β-ocimene],柠檬烯(limonene),对-(艹孟)烯-l,5-二烯-8-醇(p-mentha-1,5-dien-8-oI)等。叶和地上部分中还分得大量倍半萜内酯,肿柄菊内酯(tagitinin)A、C,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肿柄菊倍半萜内酯类和6-乙酸-2,2-二甲基-7-羟基色原烯(6-acetyl-2,2-dimethyl-7-hydroxychromene)。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急性胃肠炎;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石豇豆
- 松油
- 针叶火绒草
- 松球
- 扁青
- 钻地风
- 寄马桩
- 肉半边莲
- 姜味草
- 苎麻根
- 辣椒叶
- 锥连栎
- 蕲蛇
- 萤火
- 枪乌贼
- 火焰草
- 醉针茅
- 钻秆虫
- 刺楸树根
- 钟花草
- 鸡屎白
- 臭草
- 湖北海棠
- 合萌叶
- 瓜蒌子
- 十大功劳根
- 万丈深
- 龙葵
- 川防风
- 毛蕊花
- 老鸦柿
- 水梨藤
- 带叶报春花
- 针刺铁仔
- 玉屑
- 青兔耳风
- 盘羊睾丸
- 红瑞木果
- 木棉根
- 伽喃香
- 天竹黄
- 粉条儿菜
- 水皂角子
- 野猪头骨
- 苦天茄
- 千灵丹
- 大苞叶千斤拔
- 毛鬼头伞
- 槐叶
- 桑寄生
- 黄海葵
- 阿尔泰扭藿香
- 乌骨麻
- 马尾千金草
- 篦齿蒿
- 鱵鱼
- 血苋
- 化香树叶
- 山苏子根
- 藏青果
- 香根芹
- 春尖油
- 天荞麦根
- 小盘木
- 三花枪刀药
- 千年健
- 羊须
- 三叶木蓝
- 豆腐渣果根
- 橘
- 鸭卵
- 鹳骨
- 青娘子
- 虫实
- 良藤
- 震天雷
- 牛奶柴
- 还阳草根
- 毛八角莲
- 横经席叶
- 柔毛水杨梅
- 谷芽
- 野葡萄藤
- 狭叶山胡椒
- 海蕴
- 鸡肚肠草
- 水银
- 黄开口
- 鲻鱼
- 山禾串
- 白背青荚叶
- 山菠萝根
- 蜘蛛抱蛋
- 千打锤
- 藁本
- 葶苈子
- 圆节山蚂蝗
- 春花木
- 细柄薯蓣
- 树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