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叶山蚂蝗
《中华本草》:菱叶山蚂蝗
拼音注音
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
别名
小粘子草。
英文名
Common Podocarpium
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长柄山蚂蝗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 pium podocarpum (DC.)Yang et P.Huang [Desmodium podocar pum 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长柄山蚂蝗 小灌木,高50-100cm。茎有棱,疏被伸展的短柔毛。叶互生;托叶线状披钱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圆状菱形,长4-7cm,宽3.6-6cm,先端骤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两面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花序顶生者成圆锥状,腋生者成总状;长达30cm,果时增长可达40cm;花梗长约2.5mm,果时增长至5mm;花紫红色,长约4mm;花萼长1.5-2mm,疏被柔毛,萼齿短;雄蕊10,单体。荚果长约16mm,通常具2节,背部弯,被钩状小毛;节深裂达腹缝线,上部截形,基部楔形,长约6mm,宽约3.5mm;果柄长约5。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坡或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小叶多脱落,皱缩,完整的叶为三出复叶,顶端小叶大,圆状菱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长4-7cm,宽3.5-6cm,表面枯绿色,几无毛。两侧小叶较小,斜卵形。质脆易碎。气微。
性味
苦;温
归经
脾;肝经
功能主治
散寒解表;止咳;止血。主风寒感冒;咳嗽;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①治感冒:小粘子草根、山苏麻、虎掌草根(溪畔银莲花)各三钱。煎水服。②治咳嗽: 小粘子草根五钱。煨水服。③治刀伤:小粘子草叶捣绒。敷患处。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菱叶山蚂蝗
拼音注音
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
别名
小粘子草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圆菱叶山蚂蝗的根、叶。夏、秋采收。
原形态
小灌木,高约1米。茎有棱,疏被伸展的短柔毛.叶互生,有小叶3枚;两侧叶较小;顶端者圆状菱形,长4~7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均有散生的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花序顶生者成圆锥状,长达30厘米,腋生者成总状;花紫红色;萼小,钟状,浅裂;雌蕊线形,无毛。荚果通常具2节,背部弯,被带钩的小毛,节深裂达腹缝线。花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或草坡中。分布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台湾、贵州、甘肃、陕西、云南等地。
性味
苦,温。
功能主治
发表散寒,止血。
复方
①治感冒:小粘子草根、山苏麻、虎掌草根(溪畔银莲花)各三钱。煎水服。
②治咳嗽:小粘子草根五钱。煨水服。
③治刀伤:小粘子草叶捣绒。敷患处。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和他草
- 芦子藤
- 绿叶五味子
- 芦山藤
- 茖葱
- 辣木通
- 绿花独活
- 里白
- 落霜红
- 螺厣草
- 裂叶双盖蕨
- 罗裙带
- 儿茶
- 高粱火焰苞
- 硫黄
- 硫黄菌
- 蕗蕨
- 蓝实
- 篱天剑
- 轮叶铃子香
- 木瓜
- 虎睛
- 鸡爪风
- 狸尾草
- 广金钱草
- 沙生风毛菊
- 海杧果
- 水胡满
- 大叶蒟
- 黑沙蒿
- 山白菊
- 荸荠
- 泡花子
- 鲎尾
- 苎麻皮
- 圆叶南蛇藤茎
- 粗灰钉
- 螳螂跌打
- 老虎耳根
- 蛇不见
- 浆水
- 杜鹃花果实
- 菜子七
- 刺齿凤尾蕨
- 羊踯躅根
- 酒瓶花
- 无花果根
- 香鼬
- 光慈姑
- 毛草龙
- 鳖甲
- 臭黄荆叶
- 银杏叶
- 双肾子
- 急性子
- 栝楼子
- 柽柳
- 荩草
- 荚蒾
- 抱树莲
- 卵叶水芹
- 短茎独活
- 大母猪藤
- 漆树根
- 蔓草虫豆
- 大金发藓
- 乌木屑
- 沙地柏
- 锯鲨翅
- 云南小阴地蕨
- 白牛膝
- 大叶花椒
- 大黄
- 猴樟果
- 构菌
- 锈毛旋蒴苣苔
- 丁萝卜
- 黄羊油
- 黄瓜藤
- 龙利叶
- 大叶金锦香
- 明胶
- 鸡嗉子根
- 水藁本
- 甜瓜子
- 三爪金龙
- 巴豆霜
- 金雀儿
- 白果根
- 微毛柃
- 绿结鸡骨
- 纤枝山柑
- 都咸子
- 厚壳树
- 水罗伞
- 王母钗
- 满天星
- 蚂蚁花根
- 橄榄
- 一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