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瓜
《*辞典》:老鼠瓜
拼音注音
Láo Shǔ Guā
别名
槌果藤(《新疆中草药手册》),菠里克果(维名)。
出处
《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白花菜科植物刺山柑的根皮、叶、果。秋季果将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
蔓生灌木,长1~2米。根粗大,皮厚,黄白色。小枝淡绿色,幼时有柔毛,后变无毛。叶互生;纸质,近圆形、宽卵形或倒卵形,长1~5厘米,宽1~4.5厘米,先端圆形,具短突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2~20毫米;托叶变形成钩刺,长2~6毫米。花单生叶腋,直径2~3厘米;花梗长2.5~4厘米,无毛;萼片卵形,外面无毛,内面有柔毛,后变无毛;花瓣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子房柄长2厘米。浆果椭圆形,长2.5~4厘米,宽1.5~3厘米,内皮呈血红色。种子多数,深褐色,象萝卜子,有辛辣味。
生境分布
生于干旱有沙石的低山坡、沙地。分布新疆、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种子含结合的阿魏酸和芥子酸。种子油中含C18不饱和脂肪酸。叶和末开的花含芸香甙。
性味
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
复方
治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鲜老鼠瓜根皮四份,果一份;或老鼠瓜鲜叶四份,果一份,共捣成糊状(若稍干,不成糊状时,可酌加热白酒适量),用纱布包敷患部,十五至三十分钟后取下,每日一次,五天为一疗程.(性味以下出《新疆中草药手册》)
摘录
《*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鼠瓜
拼音注音
Láo Shǔ Guā
别名
野西瓜、勾刺槌果藤、抗旱草
来源
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山柑Capparis spinosa L.,以果皮、花芽、果、叶入药。秋季果将成熟时采果、叶,挖根剥下根皮,鲜用。
性味
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根皮、果、叶:外用治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叶:治痛风病。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备注
(1)国外有用[b]老鼠爪[/b]腌制的花芽治坏血病者。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石草鞋
- 莱菔缨
- 理肺散
- 辽东栎
- 辽东栎皮
- 雷公七
- 魿鱼
- 蝲蛄石
- 穞豆
- 老虎耳根
- 绿豆叶
- 绿豆花
- 花叶冷水花
- 石燕
- 老鸦糊
- 老鼠吹箫
- 鲈鲤
- 蓼子草
- 狼萁草
- 辣根
- 螲蟷
- 石蒟
- 澜江百合
- 蓝胡麻草
- 石斛露
- 石枣子
- 铁栏杆
- 老头草
- 老鸦嘴
- 老鸦花藤
- 蓝锡莎菊
- 辣根菜
- 辽东栎壳斗
- 石参
- 杏叶
- 鲤鱼血
- 榄仁树皮
- 老蛇头
- 石上瓜子菜
- 连香树果
- 衡州乌药
- 驴阴茎
- 石莲
- 萝卜防己
- 榔榆皮
- 蒌叶
- 裂序楼梯草
- 锅焦
- 莱菔
- 蓝花龙胆
- 老婆子针线
- 石串莲
- 连蕊茶
- 单根木
- 白兰花叶
- 芦荟叶
- 老鹳草
- 狼尾巴蒿
- 辣姜子
- 绿豆
- 莲子
- 老枪谷
- 雷蘑
- 枸橘
- 鱼草
- 石茶
- 石萝藤
- 芦根
- 辣根草
- 绿笋片
- 罗汉松叶
- 石枣
- 梨叶
- 莲叶橐吾
- 莲衣
- 蓝萼香茶菜
- 石指甲
- 棱叶韭
- 狼紫草
- 省雀花
- 罗勒
- 偷筋草
- 蓝猪耳
- 仙鹤草根芽
- 鲢鱼
- 鲤鱼肠
- 蓝桉
- 裂蹄
- 驴蹄
- 梨皮
- 石桢楠根
- 石老虎
- 芦子兰
- 辣椒
- 镰片假毛蕨
- 镰羽贯众
- 蛤壳
- 簕苋菜
- 石上铁角蕨
- 臭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