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揣
《中华本草》:老牛揣
拼音注音
Lǎo Niú Chuāi
别名
安胎灵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细叶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tenuifolia Pall.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将种子剥出,除去果壳及杂质,晒干。
原形态
细叶鸢尾 多年生密丛草本,高10-35cm。植株基部存留有红褐色或黄棕色折断的老叶叶鞘。根茎块状,短而硬,黑褐色。根坚硬,细长,分枝少。叶基生;叶片细条状至丝状,坚韧,长20-70cm,宽1.5-2cm;无明显的中脉。花茎长10-20cm,具鞘状退化叶;苞片4枚,披针形,长5-10cm,内有花2-3朵;花便细,长3-4mm;花蓝紫色,直径约7cm,花被裂片6,长4.5-5.5cm,花被管细长;雄蓝3;子房下位,花柱3分枝,花瓣状,先端2裂;子房细圆柱形,长0.7-1.2cm,直径约2mm。蒴果卵圆状,长3.5-4.5cm,直径1.2-1.8cm;种子深棕褐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沙丘、沙砾、草原或山坡。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性味
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主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吐血;衄血;崩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牛揣
别名
细叶马蔺、安胎灵、桑牛牛扑
来源
鸢尾科老牛揣Iris tenuifolia Pall.,以根、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
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安胎养血。主治胎动血崩。种子功同马蔺子。
用法用量
每日1~2两,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高原点地梅
- 栲栗
- 瓦楞子
- 钱针万线草
- 野扁豆
- 花杜仲藤
- 西番莲
- 遍地金
- 塔黄
- 小寸金黄
- 蒌油
- 美味牛肝
- 大树皮
- 雪灵芝
- 湿生扁蕾
- 角叉菜
- 鸡爪乌
- 牡蛎
- 海茄子
- 节瓜
- 丁香蓼
- 石蚕
- 莲蓬草
- 石楠
- 五加果
- 挖耳草根
- 鸡冠草
- 高山黄华根
- 矮陀陀
- 蓼螺
- 鸡枞
- 繁缕
- 芋
- 红葱
- 藤本夜关门
- 荫风轮
- 茶叶
- 无花果
- 小龙胆草
- 蝙蝠藤
- 鳗鲡
- 榆皮涎
- 广玉兰
- 吊罗果
- 满天星
- 小叶榕
- 单条草
- 细叶草乌
- 单花芥
- 马肉
- 黑果拨毒散
- 小杉藻
- 鳆鱼
- 鹿蹄肉
- 甘青青兰
- 天目木姜子
- 对节树根
- 漆姑草
- 线叶蓟
- 干蕨鸡
- 木姜子根
- 省沽油
- 西藏花椒
- 大蕉皮
- 信石
- 大花糙苏
- 多蒴曲尾藓
- 大乌爪金龙
- 大叶云实
- 山麻
- 多花野牡丹
- 对虾
- 大花美人蕉
- 大画眉草花
- 小白蜡条
- 三钻风
- 海浮石
- 山土瓜
- 老虎耳根
- 菟葵
- 抓地龙
- 大画眉草
- 芦莉草叶
- 红轮千里光
- 芍药花
- 肉豆蔻衣
- 大荨麻
- 小白绵参
- 大人血七
- 杜仲
- 卜芥
- 多花胡枝子
- 多足蕨
- 大管
- 大团囊虫草
- 小画眉草
- 狭萼半边莲
- 广石豆兰
- 大靛根
- 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