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跌打
《中华本草》:桂花跌打
拼音注音
Guì Huā Diē Dǎ
别名
山皮条、桂花叶子兰。
英文名
hairyflower Eriosolena
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毛花瑞香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solena camposita (L.f.) Van Tiegh.[E.involucrata (Wall.) Van Tieg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毛花瑞香 灌木,枝无毛。叶互生;叶柄长约2mm;叶片革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0cm,宽2-2.5cm,全缘,无毛;侧脉18-23对,下面较明显。花为头状花序,白色,腋生,总花梗长1-2.2cm,被短柔毛;总苞1轮,苞片2-4,膜质,先端2裂,开花前闭合,开放后脱落;花被筒状,外面被丝状长柔毛,顶端4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雄蕊8,2轮,花丝极短;花盘钻形;子废话无端黄色长柔毛,柱头头状。果为浆果状,裸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疏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
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
肝;胃经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脘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
内服宜慎,孕妇忌服。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桂花跌打
拼音注音
Guì Huā Diē Dǎ
别名
山皮条、桂花叶子兰、毛花瑞香
来源
瑞香科桂花跌打Eriosolena involucrata (Wall.) Van Tieg.,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
镇痛,散瘀,舒筋活络,祛风湿。主治胃痛,骨断,筋伤,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各种疼痛。
用法用量
0.5~1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
孕妇忌服。有毒慎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桂花跌打
拼音注音
Guì Huā Diē Dǎ
别名
山皮条、桂花叶子兰
出处
《云南恩芽中草药选》
来源
为瑞香科植物毛花瑞香的全株。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
灌木。枝无毛。叶互生;革质;披针形,长7~10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叶柄长约2毫米。头状花序侧生或腋生;总花梗长1~2.2厘米,被短柔毛;总苞1轮,苞片2~4,先端2裂,开花前闭合,开放后脱落;花白色,花被筒状,长1~1.3厘米,外被丝状长柔毛,先端4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雄蕊8,2轮,花丝极短;花盘钻形;子房顶端被黄色长柔毛,柱头头状。果为浆果状,裸露。
生境分布
生于丘陵、疏林中。分布云南。
性味
辛麻,温,有毒。
功能主治
镇痛散瘀,接筋续骨,舒筋活络,祛风湿。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骨折筋伤,跌打伤,风湿骨痛,各种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浸酒。外用:研末撤或捣敷。
注意
内服宜慎,孕妇忌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岩豆藤根
- 骨节草
- 大脚菇
- 姬蕨
- 三匹叶
- 朱砂草
- 毛稔
- 野草香
- 见血住
- 紫丁香
- 鄂西天胡荽
- 红轮千里光
- 缠竹黄
- 大鱼鳅串
- 臭威灵
- 兔子毛
- 墙草
- 针筒线
- 血当归
- 赤火绳
- 乌头叶蛇葡萄
- 苘麻子
- 蚱蜢
- 单花芥
- 土人参
- 铁锈
- 银花子
- 疣果冷水花
- 管仲
- 紫荆花
- 九龙藤叶
- 露兜竻蔃
- 黄连花
- 大白杜鹃
- 藤黄
- 黄背草苗
- 鸡爪芋
- 白背青荚叶
- 大金牛草
- 蝙蝠
- 破布草
- 刺海松
- 叶下花
- 鱼尾葵
- 香草兰
- 粘山药
- 红豆树
- 香阿魏
- 白淋草
- 柠檬叶
- 见血封喉
- 刺楸
- 豆瓣绿
- 草木灰
- 公鱼
- 白乳菇
- 多蒴曲尾藓
- 止咳草
- 白矾
- 酒饼叶根
- 咳喘木
- 柳叶
- 秘鲁香胶
- 大麦苗
- 肾炎草
- 白牛尾七
- 田旋花
- 獭皮毛
- 地瓜子
- 滇苦菜
- 直立婆婆纳
- 黄泡子
- 竹鱼
- 甜瓜花
- 草果
- 荨麻
- 血余
- 鸡爪簕
- 黑大豆皮
- 杜仲藤
- 姜三七
- 红橡木子
- 黄樟
- 鸡翔草
- 九倒生
- 鸭脚茶
- 柘木白皮
- 圆柏叶
- 春花木
- 野大豆藤
- 洋虫
- 巴豆霜
- 虾子草
- 云苔草
- 苎麻
- 血人参
- 粗榧枝叶
- 黄葵
- 高粱泡
- 假茼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