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七
《*辞典》:白三七
拼音注音
Bái Sān Qī
别名
打不死、还阳参、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用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根茎肉质,褐色。茎直立而长,分枝少。花茎直立,高约30~35厘米。叶3片轮生,无柄,卵状菱形,长1.5~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钝牙齿或波状。花序聚伞状,具多数花;雌雄异株;萼片4,条状披针形;花瓣4,黄绿色,矩圆状披针形,长2毫米;雄蕊较花瓣为短;雌花心皮4,直立。蓇葖果上部叉开,呈星芒状。种子狭卵形或长圆形,褐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岩石上的腐殖土或石隙,常生在石灰岩地区.分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
性味
涩,平。
功能主治
止血,镇痛,强筋,长骨。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木豆叶
- 扁秆藨草
- 萱草
- 白苏叶
- 金钗
- 金鸡勒
- 郎伞木
- 木瓜核
- 木鳖子
- 家兔骨
- 布渣叶
- 檵花叶
- 蛤叶薯
- 杧果
- 榉树叶
- 巴巴花
- 木竹子
- 黄土
- 木菠萝
- 梦花
- 姜皮
- 接骨木
- 白藤
- 金蛤蟆
- 蛤仔壳
- 木苎麻
- 巨紫堇
- 辉葱
- 鹤草芽
- 玄台
- 白蔹
- 莕菜
- 金鸡纳
- 鸭皂树皮
- 鹰不扑
- 白花射干
- 苋菜
- 野京豆
- 山岗荚
- 狭叶桃叶珊瑚
- 狭叶香茶菜
- 卷边桩菇
- 纤花千金藤
- 金边龙舌兰
- 尖连蕊茶根
- 腺花香茶菜
- 尖顶羊肚菜
- 百里香叶杜鹃
- 木半夏
- 扁青
- 金露梅
- 锯鲨肝
- 蝴蝶树
- 线叶蓟
- 锯锯藤
- 锯齿草
- 冰片
- 檵花根
- 木棉皮
- 木奶果
- 八楞麻
- 梅核仁
- 叫姑姑
- 锯鲨胆
- 锯鲨翅
- 蝴蝶果
- 百味叶
- 白鱼尾
- 金鱼草
- 景天
- 接骨丹
- 家白蚁
- 巴山虎
- 笔仔草
- 博落回
- 接气草
- 木鳖根
- 碧桃干
- 北鹤虱
- 细葛缕子
- 蘘草
- 白萆薢
- 木馒头
- 八角乌
- 金鱼藻
- 黄根
- 姜炭
- 金石斛
- 橘叶巴戟
- 百合花
- 接骨树
- 金缕梅
- 白菖
- 木槿花
- 木瓜枝
- 金鸡尾
- 木瓜根
- 半截叶
- 荨麻根
- 白鬼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