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花
《中华本草》:斑茅花
拼音注音
Bān Máo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Reedlike sweetcane
出处
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
斑茅,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可达2-4m,秆直径可达2cm。花序以下无毛。叶片条状披针形,长60-150cm,宽2-2.5cm,先端叶片不显着退化。圆锥花序长30-60cm,宽4-13cm,主轴无毛;无柄小穗披针形,长3.5-4mm,基盘有远较小穗为短的柔毛;两颖等长,第1颖先端渐尖,有2脊,脊缘有长柔毛,第2颖舟形,顶端渐尖,上部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有长柔毛;第1外稃和第2外稃顶端尖或有小尖头,第2内稃长圆形,长约为外稃之半;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柱长而羽毛状。颖果离生。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
功能主治
止血。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江西草药手册》:夏、秋季采收。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斑茅花
拼音注音
Bān Máo Huā
出处
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
功能主治
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两。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蝙蝠
- 衣鱼
- 斯里兰卡肉桂
- 阳起石
- 白带草
- 半夏曲
- 半柱花
- 柿子
- 壁钱
- 凤眼草
- 鬼羽箭
- 橘
- 刺萆薢
- 虾
- 冰
- 壁虎
- 橘核
- 棘叶
- 母菊
- 橘叶
- 木蹄
- 苋
- 木荷
- 橘皮
- 蛤蚧
- 蚶
- 蛤壳
- 木耳
- 诃子
- 虾蟆脑
- 细叶十大功劳
- 白马鬃铃花
- 黄囊杓兰
- 白花铁线莲
- 黄毛岩白菜
- 尖叶唐松草
- 细锥香茶菜
- 野罂粟壳
- 蛤仔
- 诃子核
- 虾蟆胆
- 韭子
- 梅露
- 姬蕨
- 白鱼
- 稗米
- 百部
- 木豆
- 梅叶
- 细辛
- 母草
- 巴豆
- 橘白
- 木贼
- 鹄油
- 锦鸡
- 木槿
- 木薯
- 百合
- 橘络
- 白蘑
- 荨麻
- 白苣
- 巨藻
- 榉树
- 木棉
- 仙茅
- 鲎壳
- 白炭
- 白石榴花
- 变蛋
- 斑叶紫金牛
- 木蓝
- 蛤蒌
- 檵花
- 薤叶
- 橘根
- 鹤虱
- 鹤脑
- 鹤肉
- 白草
- 白贝
- 白蒿
- 檰芽
- 梅根
- 鲎胆
- 桔梗
- 白藨
- 续断
- 薤白
- 白芷
- 鲎肉
- 菥蓂
- 木莲
- 椒目
- 金针菜
- 锦葵
- 鲩鱼
- 棘针
- 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