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蒿
《中华本草》:扁担蒿
拼音注音
Biǎn Dɑn Hāo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种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绿垂果南芥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abis pendula L.2.Arabis pendula L.var.hypoglauca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1.垂果南芥 二年生草本,高30-150cm。全株被硬单毛,杂有2-3叉毛。主根圆锥状,黄白色。茎直立有分枝。茎下部叶长椭圆形至倒卵形,长3-10cm,宽1.5-3cm,边缘有锯齿,基部渐狭成叶柄,长达1cm;茎上部叶狭长椭圆形至披针形,比下部叶略小,基部呈心形或箭形,抱茎,上面黄绿色至绿色。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10余朵;萼片椭圆形,具单毛,2-3叉毛或星状毛,花蕾期更密;花瓣4,白色;雄蕊6,4长2短;雌蕊1,花柱不明显。长角果线形,长4-10cm,弧曲,下垂。种子每室2行,椭圆形,褐色,边缘有环状的翅。花期6-9月,果期7-10月。2.粉绿垂果南芥 本种和正种基本相似,主要区别点在于:茎上疏被硬单毛,有时混生2-3叉毛。茎生叶披针形至椭圆形,上面暗绿色,疏被3叉毛,下面粉绿色,密被3叉毛、星状毛和混生单毛。长角果长条形,长5-9cm,扁平,略下垂。种子每室2行,近椭圆形,棕色,具窄翅,表面具细网状脉。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长于海拔1500-3600m地带的山坡、路旁、河边草地或高山灌木林下或荒漠地区。2.生于海拔1500-3600m地带的高山丛林中或荒漠地区。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湖北、山东等地。2.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和陕西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果实长柱形,略扁平,长6-10cm,宽1-2mm,稍弯曲。表面绿褐色,光滑无毛,先端可见宿存的短柱基,成熟果实易沿两侧腹缝线开裂,或2片果丬脱落仅留下假隔膜,每室种子1-2行,或脱落。种子椭圆形而扁,直径1.5-2mm,边缘具环状翅。气微,味辛。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阴道炎;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垩
- 川谷根
- 观音竹
- 山黑柳
- 寒水石
- 藏紫菀
- 羖羊角
- 狼尾草
- 光叶密花豆
- 拐棍竹
- 澄茄子
- 白栎蔀
- 灵猫肉
- 心不干
- 水苎麻
- 虫豆柴
- 珍珠母
- 山白果
- 糙叶千里光
- 番石榴树皮
- 潺槁树
- 山茴芹
- 复生草
- 春砂花
- 硫化铅
- 离根香
- 川桂皮
- 柳穿鱼
- 山豆根
- 刺楸树叶
- 岗边菊
- 山铁树
- 刺葡萄根
- 番薯藤
- 厚叶子树
- 刺瓜米草
- 扁担藤
- 番荔枝叶
- 观音茶
- 灵寿茨
- 番木瓜叶
- 肝风草
- 叉歧繁缕
- 甘蕉根
- 狗爪豆
- 络石藤
- 岗梅根
- 川贝母
- 刺鸭脚木
- 银老梅
- 白地紫菀
- 白肚
- 凤尾草
- 野花生
- 厚皮香
- 刺黄芩
- 凤尾茶
- 凤尾兰
- 山萝花
- 叉分蓼
- 川乌头
- 万年蒿
- 山苍子
- 垂盆草
- 插田泡
- 山芹根
- 山蜘蛛
- 甘草梢
- 梵天花
- 感应草
- 垂珠花
- 凉三七
- 冷饭果
- 山陀螺
- 喉咙草
- 合掌草
- 伏毛苎麻
- 罐嘴菜
- 川芎
- 滚龙草
- 何首乌叶
- 果上叶
- 榔榆茎
- 狗狗秧
- 厚皮树皮
- 杠板归
- 山韭菜
- 回回蒜
- 合血香
- 枫香寄生
- 扶桑金星蕨
- 阴蚼
- 厚叶旋蒴苣苔
- 野苏麻
- 野茉莉
- 垂丝卫矛果
- 凤尾猪鬃草
- 刺桐叶
- 枫杨
- 乌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