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瓜
《中华本草》:白云瓜
拼音注音
Bái Yún Guā
别名
山萝卜
出处
本品始载于《滇南本草》,云:"白云瓜,味甘甜,无毒。生金沙江边有水处。梗甚硬。绿青淡黑叶。开紫花。根下结瓜,生食令人不饥。"据《滇南本草》整理组考订,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 yunnanensis (Courch.etGagnep.)R.C.Fang [Ipomoea yunnanensis Courch.et Gagnep.]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块根,除去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
蓝花土瓜 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柱形,有细棱,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4-2cm,密被柔毛;叶片菱形或菱状卵形,长3-4.5cm,宽1.5-3cm,先端骤尖或锐尖,具小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密被黄褐色绢毛;侧脉7-9对,近平行而不弧曲。聚伞花序腋生,着生1-3朵花,或因花序梗二歧分枝而具多花;苞片及小苞片鳞片状;萼片5,不等长,外方2片倒卵状长圆形,长0.8-1.2cm,先端具短尖头,内萼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1.4cm,先端钝圆;花冠淡蓝色,狭钟状,长3.5-4cm,冠檐短三角形,疏被黄褐色缘毛;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扩大,被毛;于房无毛,2室,花柱纤细,柱头2球形。蒴果长圆形,4瓣裂。种子黑色,无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000m的山坡草丛、灌丛中或草坡松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
性味
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
化痰通络。主中风不语;痰涎壅塞;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熬膏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磁石
- 柑皮
- 狸肉
- 栗花
- 榧子
- 葛菌
- 测试
- 李根
- 葛蔓
- 乌榄
- 柳叶
- 发菜
- 构菌
- 竻慈姑
- 狗心
- 甘蓝
- 兰草
- 柴胡
- 柳花
- 慈姑叶
- 椿叶
- 甘遂
- 壶卢子
- 杉塔
- 兰花
- 杉叶
- 刺蒺藜
- 柳屑
- 刺槐
- 梨木皮
- 卤地菊
- 甘草
- 刺梨子
- 刺菱
- 檫树
- 狼麻
- 柳根
- 藁本
- 刺梨叶
- 栾犀
- 甘蔗
- 椿皮
- 林檎
- 榧螺
- 狗毛
- 狗血
- 山麻
- 番薯
- 刺榆叶
- 柃木
- 楝叶
- 柳枝
- 狗齿
- 狼毒
- 楮实
- 桂枝
- 寒莓
- 山鸡
- 佛手
- 芥蓝
- 蝈蝈
- 化药
- 合萌
- 华清香藤
- 华南铁角蕨
- 山黄豆藤
- 朝鲜崖柏仁
- 厚叶川木香
- 刺苞南蛇藤果
- 川黔鸭脚木
- 柴胡叶链荚豆
- 川山橙根
- 川山橙果
- 手参
- 卵叶蜘蛛抱蛋
- 林荫千里光
- 岭南花椒根
- 常春油麻藤
- 葛藟叶
- 佛肚花
- 番杏
- 篱栏子
- 刺葡萄
- 枸橘刺
- 川梨
- 狗母鱼
- 李核仁
- 绿百合
- 狼肉
- 栾华
- 巴豆壳
- 绿玉树
- 谷皮树
- 枸杞子
- 冰草
- 枫树
- 佛杜树
- 灵砂
- 疬子草
- 蛤蜊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