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萼金腰
《中华本草》:肾萼金腰
拼音注音
Shèn è Jīn Yāo
英文名
all-grass of Delavay Goldsaxifrage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肾萼金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ysosplenium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肾萼金腰 多年生草本,高4.5-13cm。不育枝出自茎下部叶腋,基叶对生,近扁圆形,长约7mm,宽8.2-9.2mm,先端钝圆,基部宽楔形,边缘具8圆齿,齿端具1褐色乳头突起,两面无毛;叶柄长约5mm,顶生者扁阔卵形至近扁钝,基部阔楔形至稍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褐色乳头突起,边缘具7-10圆齿,叶柄长约3mm;花茎无毛。茎生叶对生,倒卵形、近圆形至扇形,长达1.5cm,宽约1.6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具7-12圆齿,先端具乳头突起,叶柄长2-5.6mm。苞腋具褐色乳头突起;花梗长2.5-19mm,无毛;花黄绿色;萼片在花期开展,近扁圆形,先端微凹,凹处具1褐色乳头突起;雄蕊8;子房近下位;花盘8裂。蒴果先端近平截而微凹,果瓣水平状叉开,具极短的喙。种子卵球形,黑褐色,具纵肋13-15条,肋上有横纹。花、果期3-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800m的林下、灌丛或山谷石隙。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
甘;寒
归经
肝;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生肌。主小儿惊风;烫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小儿惊风,烫伤、痈疮肿毒。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党参
- 绿豆
- 红豆
- 刺玫
- 亚婆潮
- 臭蒿
- 蒲桃叶
- 山漆树
- 榔榆叶
- 杜鹃花叶
- 地磨薯
- 八楞麻
- 竹砂仁
- 苎麻花
- 茵芋
- 黄菀
- 白檀根
- 白地牛
- 元宝草
- 大叶藜
- 水底龙
- 代赭石
- 白毛草
- 狭叶露珠草
- 朱兰
- 铁篱巴果
- 无患子中仁
- 野芭蕉
- 野苎麻
- 瑞连草
- 腊雪
- 假酸浆子
- 空心柳
- 花被单
- 素馨花
- 地梭罗
- 石苁蓉
- 鹅毛
- 环维黄杨星D
- 桐叶千金藤
- 悬钩茎
- 银鱼
- 百两金
- 柏子仁
- 蜂蜡
- 马蹄草
- 蚬壳
- 红茄苳
- 铜锤草根
- 珊瑚冬青
- 白杨树根皮
- 鸭脚茶
- 鹅绒藤
- 白蔹
- 南方红豆杉
- 金雀根
- 头顶一支花
- 白云瓜
- 罗锅底
- 栾华
- 水飞蓟
- 白仙茅
- 止血扇菇
- 猪肤
- 蜀葵苗
- 牛角(角思)
- 沼生水马齿
- 潺槁树
- 浙地黄
- 野凤仙花
- 透明草
- 矮人陀
- 疣果冷水花
- 白千层
- 白叶不翻
- 叶底红
- 肾萼金腰
- 一把蔑
- 茨黄连
- 香鼬
- 草苁蓉
- 云南仙人掌
- 黄荆
- 珂
- 南天竹
- 榔榆茎
- 扁青
- 艳山姜
- 石床
- 蜘蛛抱蛋
- 竹柏
- 华泽兰
- 猪毛参
- 圆叶乌桕
- 沙棘豆
- 红根草
- 铜锤玉带草
- 华东瓶蕨
- 鸡冠苗
- 绣球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