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苎麻
《中华本草》:野苎麻
拼音注音
Yě Zhù Má
别名
野麻、大接骨、八楞麻、双合合、老母猪挂面、牛鼻子树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束序苎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siamensis Craib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1-3m。小枝疏或密被短伏毛;芽卵形或狭卵形,长2-5mm,鳞片三角状卵形。叶对生,叶柄长2-10mm;叶片狭卵形或椭圆形,长5-15cm,宽2-8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具小牙齿,两面疏被短伏毛;基出脉3条。穗状花序2-4条,生于叶腋,枝顶部的花序单生叶腋;花单性。团伞花序,密集,互相邻接;苞片卵形或椭圆形,宿存。雄花花被片4,椭圆形,合生至中部;雌花花被纺锤形,先端有3个小齿,外面被柔毛。瘦果略作纺锤形,宿存花被片外被短糙伏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地阳坡灌丛中或疏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淡;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祛风止痒;活血调经。主腹痛;泄泻;风湿痹痛;湿疹;皮肤瘙痒;经闭;痞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瑞连草
- 腊雪
- 假酸浆子
- 空心柳
- 花被单
- 素馨花
- 地梭罗
- 石苁蓉
- 鹅毛
- 环维黄杨星D
- 桐叶千金藤
- 悬钩茎
- 银鱼
- 百两金
- 柏子仁
- 蜂蜡
- 马蹄草
- 蚬壳
- 红茄苳
- 铜锤草根
- 珊瑚冬青
- 白杨树根皮
- 鸭脚茶
- 鹅绒藤
- 白蔹
- 南方红豆杉
- 金雀根
- 头顶一支花
- 白云瓜
- 罗锅底
- 栾华
- 水飞蓟
- 白仙茅
- 止血扇菇
- 猪肤
- 蜀葵苗
- 牛角(角思)
- 沼生水马齿
- 潺槁树
- 浙地黄
- 野凤仙花
- 透明草
- 矮人陀
- 疣果冷水花
- 白千层
- 白叶不翻
- 叶底红
- 元宝草
- 肾萼金腰
- 一把蔑
- 茨黄连
- 香鼬
- 草苁蓉
- 云南仙人掌
- 黄荆
- 珂
- 南天竹
- 榔榆茎
- 扁青
- 艳山姜
- 石床
- 蜘蛛抱蛋
- 竹柏
- 华泽兰
- 猪毛参
- 圆叶乌桕
- 沙棘豆
- 红根草
- 铜锤玉带草
- 华东瓶蕨
- 鸡冠苗
- 绣球防风
- 红茎黄芩
- 刺玫
- 榕树皮
- 单体蕊黄芪
- 红豆
- 黄蜀葵叶
- 跳八丈
- 樟树果
- 榔榆叶
- 家麻树
- 竹砂仁
- 象皮
- 玫瑰茄
- 红川乌
- 豪猪肉
- 血苋
- 羊角藤
- 葛叶
- 铁扇子
- 黑阳参
- 大叶藜
- 锦地罗
- 粤万年青
- 茵芋
- 石蜈蚣
- 瓜馥木
- 八楞麻
- 黄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