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风藤
《中华本草》:毛风藤
拼音注音
Máo Fēnɡ Ténɡ
别名
白毛英、毛果、毛和尚头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野海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japonense Nakai[S. drlcama-ra L. var. heterophyllum Makino;S. nipponense Makino]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草质藤本,长0.5-1.2m。无毛或小枝被疏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5-2.5cm,无毛或具疏柔毛;叶片披针形,长3-8.5cm,宽2-5cm,边缘波状,有时3-(5)裂,侧裂片短而钝,中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无毛或两面均被疏柔毛或仅脉上被疏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萼浅杯状,5裂,萼齿三角形;花冠紫色,直径约1cm,冠檐基部具5个绿色的斑点,先端5深裂,裂片披针形;花丝短,花药长圆形;子房卵形,花柱纤细,柱头头状。浆果圆形,直径约1cm,直径约1cm,成熟后红色:种子肾形。花期夏秋间,果熟期秋末。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一筹莫展于荒坡、山坡、山谷、水边、路旁及山崖疏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青海、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从叶中分得两个甾体化合物 (steroidal com-pound)Sj-1,Sj-2。 浆果中分得Sj-2,Sj-3,Sj-3即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经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落霜红根
- 黄羊角
- 美味牛肝
- 野丁香根
- 倒触伞
- 杜鹃花果实
- 绿南星
- 绿衣枳壳
- 驴蹄
- 黄颡鱼涎
- 鸮
- 柠檬皮
- 猪骨
- 惊风草
- 麻黄根
- 七筋姑
- 蚕蛹
- 大独叶草
- 茺蔚子
- 茱卷皮
- 石风车子叶
- 大乌爪金龙
- 水红木根
- 春尖油
- 油桐
- 山海螺
- 大田基黄
- 海螺厣
- 马蹄叶
- 蟾头
- 碱地马蔺
- 斩木橿子
- 独角莲
- 黄桷树根疙瘩
- 黄精
- 毛叶木通
- 博落回
- 紫背金盘草
- 磨盘根
- 可爱花
- 红丝线
- 鸡翮羽
- 苹果叶
- 朝鲜当归
- 塔黄
- 杉木根
- 白马骨
- 粘鱼须
- 莲须
- 川山橙果
- 四大天王
- 狗牙根
- 管仲
- 海蛇
- 牛耳草
- 十字苔草
- 文蛤
- 大木通
- 斑鸠菊
- 仙鹤草
- 野芫荽
- 灵砂
- 石莲
- 满天星
- 大过山龙
- 纵条肌海葵
- 鼠肾
- 金鱼
- 黄藨根
- 细沙虫草
- 十八症
- 刺南蛇藤
- 向日葵壳
- 崖姜
- 金花菜
- 多裂委陵菜
- 松树梢
- 罗勒
- 舞草
- 野鹅脚板
- 小黑药
- 苏铁根
- 飞天蠄蟧
- 楼梯草
- 毛薯
- 草灵仙
- 野苦梨根
- 滑背草鞋根
- 白叶火草
- 对叶草
- 鱼鳔
- 大蝎子草
- 黑三棱
- 蘽根
- 喉痧药
- 紫楠叶
- 水龙骨
- 醋林子
- 鼹鼠
- 山油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