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楠叶
《中华本草》:紫楠叶
拼音注音
Zǐ Nán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紫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原形态
紫楠大灌木至乔木,高5-15m。小枝、叶柄及花序密被黄褐色或灰黑色柔毛或绒毛。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2.5cm;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阔倒披针形,长8-27cm,宽3.5-9cm,先端突渐尖或尾尖,基部渐狭,上面无毛或沿脉上有毛,下面密被黄褐色长柔毛。圆锥花序生于幼枝叶腋;花两性;花破裂片6,近等大,卵形,长约3mm,两面被毛;能育雄蕊9枚,3轮,各轮花丝被毛,花药4室,退化雄蕊花丝全被毛;子房球形,无毛,花柱通常直,柱头不明显或盘状。果卵形,长约1cm,直径5-6mm;果梗略增粗,被毛;宿存花被片卵形,两面被毛,松散。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栽培
1.生物学特性 耐阴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在山谷坡地有林的阴湿环境。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生长健壮,中性土壤也能适应,耐寒力较强,但幼苗期易受日灼和冻伤。[br]2.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11月上、中旬采种,堆放后熟,搓洗果皮,再用草木灰揉去附于种皮的油脂,因种子保存期短,种皮又薄,即使阴晾,几天就要开裂,宜洗净略阴干后即播或混沙贮藏,发芽率80%-90%。2-3月条播,行距15-20cm,每1hm2播种量约450kg,覆土2cm,盖草,平地光照充足处育苗要遮荫4个月左右,如苗密,在雨后间苗,苗期加强松土、除草、浇水、追肥等抚育工作,9月中下旬可拆除荫棚,入冬搭暖棚防寒。第2年继续留床,亦可分栽大苗,在3月间进行移栽,栽后并立支柱。[br]3.田间管理 幼树期生长缓慢,3~4年期间要加强林地管理,每年4-5月和7-8月要进行中耕、除草,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栽。幼林严禁打枝,不得损伤树皮。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阔叶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化学成分
紫楠枝、叶含挥发油。种子含油0.6%,内月桂酸(lauric acid)0.2%,肉豆蔻酸(myrislie acid)0.2%,棕榈酸(palmitic acid)13.8%,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0.8%,硬脂酸(stearic acid)0.4%,油酸(oleic acid) 32.9%,亚油酸(linoleic acid)49.8%,亚麻酸(linolenic acid)1.8%,癸酸(capricacid)微量。
性味
辛;微温
功能主治
顺气;暖胃;祛湿;散瘀。主气滞脘腹胀痛;脚气浮肿;转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注意
孕妇慎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紫杜鹃
- 中华石楠
- 掌叶半夏
- 炸腰果
- 珍珠
- 紫晶蘑
- 艾叶
- 枳实
- 枕材
- 猫头
- 安息香
- 紫花地丁
- 臭菘种子
- 丽江青木香
- 猪心
- 凤眼兰
- 紫花苣苔
- 大脖子药
- 竹节菜
- 白马骨根
- 朱砂莲
- 柞树叶
- 紫河车
- 制何首乌
- 猪肚子
- 猪脑
- 竹头草
- 栾犀
- 伯乐树
- 紫弹树叶
- 紫杉
- 猪屎豆
- 风箱树花
- 羊骨
- 紫茉莉叶
- 庵 (艹闾)
- 朱砂草
- 水藿香
- 荆芥叶莸
- 砗磲
- 猪肝
- 总状绿绒蒿
- 矮陀陀
- 猪蹄甲
- 八仙过海
- 紫茎
- 野罂粟壳
- 紫弹树
- 浙地黄
- 猪肾
- 安龙香科科
- 八月札
- 紫弹树根皮
- 鼹鼠
- 北风草
- 枳根皮
- 珠儿参叶
- 矮人陀
- 柞木枝
- 柞树皮
- 猪苓
- 枝儿条
- 红背桂
- 鸡爪枝皮
- 九头妖
- 阿魏
- 白千层叶
- 中华胡枝子
- 辐射石豆兰
- 中华短肠蕨
- 白石花
- 野茶子
- 冰凉花
- 半支莲
- 波斯菊
- 波罗蜜树液
- 斑竹根
- 白猪栗
- 鸭公藤
- 半枝莲
- 半边旗
- 银花子
- 半截叶
- 白杜鹃花
- 波棱瓜子
- 饱饭花枝叶
- 紫茎棱子芹
- 巴豆油
- 鸭皂树根
- 壁钱
- 半夏
- 鼠皮
- 雨久花
- 布渣叶
- 白花蛇
- 半边莲
- 雁肉
- 迎春花根
- 白猪栗根
- 扁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