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楠蒲桃叶
《中华本草》:赤楠蒲桃叶
拼音注音
Chì Nán Pú Táo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赤楠,灌木,高1-6m。茎多分枝;树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叶革质,对生,偶有3片轮生,倒卵形或阔卵形,长1-3cm,宽0.5-3c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羽状侧脉细小,下面隆起,无毛,具散生腺点,叶具短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4.5cm;花白色;萼倒圆锥形,裂片4,短而钝;花瓣4,分离;雄蕊多数。浆果卵圆形,径6-10mm,成熟时紫黑色,顶端冠以宿存萼檐;内有种子1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痈疽疔疮;漆疮;烧烫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煎汤洗或研末调涂。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翻天红
- 蟋蟀
- 萍蓬草
- 鸱骨
- 豨莶草
- 阿月浑子
- 赤瓟
- 长柄车前蕨
- 合萌
- 一口红
- 暗紫贝母
- 金雀根
- 薤白
- 西藏酸模
- 红牛皮菜
- 铁扫竹
- 黑三棱
- 山楂
- 一叶荻
- 野山楂
- 蔓荆子
- 蓝猪耳
- 狼油
- 黎辣根
- 姜叶三七
- 索骨丹
- 硬水黄连
- 山慈菇
- 鸭脚茶
- 稻芽
- 灰贯众
- 黄荆叶
- 龙脷叶
- 枳椇
- 小草寇
- 鱼腥草
- 水苎麻
- 骨把
- 狗齿
- 糙叶千里光
- 文冠果
- 粘毛鼠尾草果
- 太白三七
- 糕菜
- 猪胆粉
- 石枣子
- 琉璃草果实
- 火把花
- 水毛射
- 鸟不企叶
- 蟛蜞菊
- 水百合
- 牛蹄甲
- 南方六道木
- 黄荆
- 两指剑
- 蛇胆
- 白头翁
- 强威生草
- 万丈深茎叶
- 紫金标
- 美味牛肝
- 吊竹梅
- 鹊豆
- 洋地黄
- 西瓜子壳
- 芒种花
- 周裂秋海棠
- 熊骨
- 松毛火绒草
- 虾蟆肝
- 朱砂七
- 酸叶胶藤
- 铁栏杆
- 水蛭
- 白芍
- 地星
- 朱砂菌
- 倒提壶
- 白鹤藤
- 山郎木叶
- 野鸡草
- 满天星
- 青丝线
- 豹子眼睛果
- 矮叶书带蕨
- 蝙蝠
- 土色牛肝菌
- 茱苓草
- 水边指甲花
- 龙州线蕨
- 血竭
- 阳桃
- 米饭花果
- 薄叶卷柏
- 驴肾
- 向日葵壳
- 鸡脑
- 湖北麦冬
- 尖叶唐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