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紫贝母
《*辞典》:暗紫贝母
拼音注音
àn Zǐ Bèi Mǔ
别名
乌花贝母、松贝母
英文名
Unibract Fritillary Bulb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的鳞茎。7~9月苗未枯萎时采挖,带泥曝晒或微火烘,随时用竹、木器翻动,至表皮现粉白色时筛去泥士,装入麻袋,轻轻撞去附土及老皮,再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23cm。鳞茎直径6~8mm。叶多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6~5.5cm,宽3~5mm。花单生,叶状苞片1枚;花被片长2.5~2.7cm,深紫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宽6~10mm;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很短,长约0.5~lmm。蒴果长1~1.5cm,宽1~1.2cm,有棱,棱上具狭翅,宽约1mm。花期6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主产四川、青海、甘肃。
形状
鳞茎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5~9mm,高4~8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内有细小鳞叶及心芽。气微,味微甜。
化学成分
含去氢川贝碱(chuanbeinone)、西贝素(imperialine)。
性味
性微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
同"川贝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衣鱼
- 水红袍
- 牛胆参
- 短柄南蛇藤茎叶
- 赤车使者
- 海南海金沙
- 艾纳香根
- 饴糖
- 山桂花
- 新疆紫草
- 脾寒草
- 水游草
- 菱叶
- 狼油
- 蝈蝈
- 蟾蜍
- 煨姜
- 蝙蝠葛
- 迭裂黄堇
- 罗勒根
- 莲须
- 大风药叶
- (鱼彭)鱼鳃
- 蒲桃种子
- 紫麻
- 紫玉簪
- 罗汉松根皮
- 条裂山莴苣
- 三股筋
- 乌脚枪
- 美人蕉根
- 黑龙丝
- 芸香
- 绿南星
- 鹧鸪脚
- 大砂仁
- 没食子
- 樗鸡
- 掌裂秋海棠
- 淡味当药
- 塔黄
- 大花卫矛果
- 龟胶
- 紫竹根
- 朴松实
- 大叶胡枝子
- 凤凰木
- 核桃叶
- 树头菜
- 獐骨
- 三七
- 鸨油
- 石风车子叶
- 啄木鸟
- 玉米花
- 红木子
- 华东瓶蕨
- 章鱼
- 刺莓果根
- 大枣
- 铺山燕
- 豆包菌
- 鹿角草
- 粤万年青
- 峨参
- 巴豆油
- 石头菜
- 叶上花
- 小棕皮头
- 大叶凤仙花
- 香木菌桂
- 毛连
- 见血清
- 高良姜
- 老鹳草
- 大花柳叶菜
- 百两金叶
- 大叶南苏
- 白蔹
- 月季花根
- 无腺橉木
- 软骨过山龙
- 焦槟榔
- 狗乳汁
- 红皮
- 接骨木叶
- 地盘松球
- 白茅根
- 石刷把
- 虾蟆
- 土贝母
- 朝鲜当归
- 金雀儿
- 粗叶木叶
- 飞扬草
- 老枪谷
- 渐尖毛蕨
- 华卫矛
- 樟树子
- 山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