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鸡
《中华本草》:樗鸡
拼音注音
Chū Jī
别名
红娘子、灰花蛾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蜡蝉科动物樗鸡的成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采收和储藏:7-8月捕捉,捕后蒸死或烤死,晒干。
原形态
樗鸡,体长14-22mm,宽6-8mm。头狭小,复眼黑褐色。额延长如象鼻。前胸背板浅褐色;腹部大,黑褐色,腹部背面黑色,间被白色粉霜。前翅基半部淡褐色而稍带绿色,有黑斑20余个,端半部黑色,翅脉白色;后翅基部呈红色,有黑斑7-8个,翅端黑色。红色与黑色交界处有白带,体翅常有粉状白蜡。尾端逐渐狭小。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九栖于樗、榆、刺槐、女贞及多种果树上。资源分布:盛发于我国北方。
药理作用
给小鼠一次性灌胃鲜樗鸡匀浆20g/kg、干樗鸡煎剂25g/kg,观察7天,小鼠无死亡发生。给小鼠按4.2g/kg给药连续4星期,小鼠体重增长,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色素及血清AST和ALT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用40%鲜樗鸡匀浆和40%樗鸡乙醇浸液泡过的滤纸片贴于人体上壁皮肤,4-8h取下,结果40%鲜樗鸡匀浆组无红肿反应,40%樗鸡乙醇浸液组有一人局部微红,12h内消失。用樗鸡乙醇浸液3g/10ml,涂小鼠耳,4h后观察,樗鸡可引起小鼠耳水肿,但无发泡现象。0.14g/ml的樗鸡头足翅混悬液、0.12g/ml去头足翅混悬液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7.59g/kg,6.44g/kg。
性味
味苦;辛;性平;有毒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玫毒散结。主血瘀经闭;腰伤疼痛;阳痿;不孕瘰疬;癣疮;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入丸、散,0.1-0.2g。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调涂。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罂粟壳
- 紫云英
- 狗狗秧
- 矩叶大青
- 葱须
- 芜菁子
- 枇杷叶
- 梁王茶
- 东风螺壳
- 野苦荬菜
- 阴香皮
- 石腊竹
- 红靛
- 石头菜
- 牌楼七
- 鸡挂骨草
- 砂漏芦根
- 迭裂黄堇
- 痰药
- 新裂耳蕨
- 红须须
- 白仙茅
- 杜鹃兰
- 煨姜
- 白芷叶
- 獭胆
- 黄花夹竹桃叶
- 薜瓣
- 红花雪莲花
- 翅卫矛
- 松根
- 松球
- 漆树根
- 云南美登木
- 吉祥草
- 过岗龙
- 藏羚角
- 八角莲
- 黄唇鱼心
- 粘鱼须
- 天花粉
- 雷五加
- 鳢鱼
- 野辣蓼
- 李根
- 沼地马先蒿
- 小红袍
- 羖羊角
- 蓝猪耳
- 砂仁壳
- 海底柏
- 桂花
- 丁香枝
- 卵叶鳞始蕨
- 圆萼刺参
- 生姜皮
- 红皮
- 青棉花藤根
- 蜣螂
- 茨菇草
- 毡盖木耳
- 糖橘红
- 荷莲豆菜
- 大木通
- 山牛毛毡
- 血余
- 甘遂
- 龙须眼子菜
- 苋根
- 蜈蚣旗根
- 粗叶卷柏
- 尼泊尔鸢尾子
- 臭苜蓿根
- 辐射石豆兰
- 玫瑰茄
- 花叶竹芋
- 网脉山龙眼
- 扁担蒿
- 西藏花木通
- 红石耳
- 兴安毛连菜花
- 厚叶贯众
- 野牡丹根
- 蒴藋
- 九龙盘
- 四季素馨花
- 石蛇
- 万年松
- 九节菖蒲
- 葛谷
- 绿段草
- 水晶兰
- 护心草
- 川谷根
- 合掌草
- 红粘谷子
- 胃友果
- 金钟花
- 车前子
- 金鸡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