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子芹
《中华本草》:棱子芹
拼音注音
Lénɡ Zǐ Qín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棱子芹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 Hoffm.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壮,直径2-3cm。茎中空,表面有细纵棱。基生叶或茎下部的叶有较长的柄,叶柄长15-30cm;叶片宽卵状三角形,长15-30cm,边缘有缺刻状牙齿,脉上边缘粗糙毛;茎上部的叶有短柄。顶生复伞形花序大,直径10-20cm;总苞片多数,线状或披针形,长2-8cm,羽状分裂或全裂,外折,脱落;伞辐不等长,侧生复伞形花序较小;小总苞片6-9,全缘或分裂;花柄有糙毛;花白色;花药黄色。果实卵形,长7-10mm,宽4-6mm,果棱狭翅状,表面密生水沟状微突起,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外感发热;梅毒;花物和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9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棵麻
- 苦竹茹
- 苦连翘
- 栗子
- 两头尖
- 临时救
- 空青
- 苦葵鸦葱
- 两栖蓼
- 林荫千里光
- 空心木
- 苦楝菌
- 冷蕨
- 空心柳
- 柳花
- 灵猫香
- 苦荬菜
- 两面青
- 梁王茶
- 亮菌
- 林檎
- 炉甘石
- 庐山石韦
- 空柄假牛肝
- 葛叶
- 海萝
- 金樱根
- 猪脑
- 黄接骨丹
- 土附子
- 小金钱草
- 蜂蝇
- 偏花黄芩
- 鱼鳖金星
- 胖儿草
- 伤寒草
- 掐不齐
- 河豚子
- 乌桕木根皮
- 双肾藤
- 西藏马先蒿
- 实葫芦
- 丁香油
- 鸡肾草
- 狗胆
- 酒饼叶
- 芫荽茎
- 防风花
- 鳖甲胶
- 浆水
- 绿萼梅
- 罗汉松根皮
- 紫八宝
- 刺齿凤尾蕨
- 野灯草
- 卷柏
- 野罂粟壳
- 鸡卵草
- 珊瑚冬青
- 藏茄
- 脆骨风
- 无患子叶
- 粟米草
- 蓑草根
- 玉芙蓉
- 杨树花
- 白背青荚叶
- 小蕨鸡
- 柿根
- 虎耳兰
- 手参
- 皂角菌
- 金蛤蟆
- 大金发藓
- 柏树叶
- 大果琉璃草
- 粗叶木叶
- 穿破石
- 白千层
- 漆树根
- 茅栗
- 偏叶白齿藓
- 马牙七
- 菅茅根
- 甘青铁线莲
- 锯鲨翅
- 银杏叶
- 西洋菜干
- 青蒿根
- 短穗兔耳草
- 构菌
- 豨莶
- 石仙桃
- 黄杨叶
- 紫花鱼灯草
- 武靴藤
- 扇叶人字果
- 剑花
- 角盘兰
- 关东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