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灯笼根
《中华本草》:鬼灯笼根
拼音注音
Guǐ Dēnɡ Lonɡ Gēn
别名
土骨皮
英文名
Root of Redcalyx Glorybower
出处
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棕达2.5m。嫩枝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小枝暗棕褐色髓部干后不中空。单叶对生;叶柄长0.5-3cm,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7cm,宽1.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全缘或波状缘,表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密被黄色腺点,沿叶脉被短柔毛。聚伞花序腋生,1-3闪分歧,有花3-9朵;花序梗与苞片均密被棕褐色短毛;花萼紫红色,膨大似灯笼,具5棱,长1-1.3cm,外面被短毛,先端5深裂,裂片宽卵形,渐尖;花冠淡红色或白色而稍带紫色,外面被毛,先端5裂,裂片长圆形,长约6mm;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直径约5mm,熟时深蓝绿色,藏于宿萼内。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丘陵、村旁、路边及旷野。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南部和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
苦;寒
归经
心;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
治血瘙身痒:鬼灯笼根皮五钱,猪肉皮四两。水煎服。 (《陆川本草》)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毒,洗脚烂疮疼痛,用白灯笼和盐酸强煲酒饮,即止痛消肿。跌打亦用。红者旺血,白者消毒。2.《岭南采药录》:治疝气,消跌打红肿,疬核;腹中结块,按之坚痛,捣敷之。3.《陆川本草》:凉血清肝,退热解毒。治血热衄血,热病赤痢。4.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止咳定痛。治感冒发烧,咽痛,咳嗽,肺结核;胃病,腹痛;疔疮疖肿。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鬼灯笼根
拼音注音
Guǐ Dēnɡ Lonɡ Gēn
别名
土骨皮(《陆川本草》)。
出处
《本草求原》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秋季采。
性味
苦,寒。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岭南采药录》:"味岩,性寒。"
③《陆川本草》:"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毒,洗螆脚烂疮疼痛,用白灯笼和盐酸蔃煲酒饮,即止痛消肿。跌打亦用。红者旺血,白者消毒。"
②《岭南采药录》:"治疝气,消跌打红肿,疬核;腹中结块,按之坚痛,捣敷之。"
③《陆川本草》:"凉血清肝,退热解毒。治血热衄血,热病赤痢。"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止咳定痛。治感冒发烧,咽痛,咳嗽,肺结核;胃痛,腹痛;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
治血瘙身痒:鬼灯笼根皮五钱,猪肉皮四两。水煎服。(《陆川本草》)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红香树
- 鸡爪花
- 山野豌豆
- 柽乳
- 野饭豆
- 狗牙根
- 瓦松
- 紫背天葵草
- 秋枫
- 水金凤茎叶
- 细叶卷柏
- 野芋
- 双花堇菜
- 垂珠花
- 过山风
- 大血藤
- 琴叶榕
- 綟木
- 金丝带
- 乌骨鸡
- 浮萍
- 绵萆薢
- 水飞蓟
- 扁豆衣
- 山漆树
- 肥肉草
- 三丫苦叶
- 苦楝菌
- 稻谷芒
- 土丹参
- 狼喉靥
- 石韦根
- 羊肚菌
- 四孢蘑菇
- 漆大姑根
- 铁包金
- 异野芝麻
- 野绿麻根
- 绵枣儿
- 水竹叶
- 华南毛蕨
- 山稗子
- 野芫荽
- 莲子心
- 海金沙
- 露水草
- 白果根
- 蝴蝶藤
- 野梨枝叶
- 赤楠根
- 槲寄生
- 刻裂紫堇
- 乌鸦翅羽
- 霞天曲
- 赤茯苓
- 金钮扣
- 蔓荆子
- 椰子浆
- 偷筋草
- 雀舌豆
- 荞麦七
- 大独叶草
- 蚌兰叶
- 沙枣花
- 石莲子
- 半边藕
- 温大青
- 枣树根
- 青榨槭
- 山姜
- 西番莲
- 白残花
- 金猫头
- 野苦梨根
- 金瓜草
- 刷把草
- 金珠柳
- 翠雀花
- 仙鹤草
- 吴茱萸叶
- 一点血
- 车前子
- 火焰兰
- 金丝刷
- 豹子眼睛花
- 庵 (艹闾)子
- 木锥花
- 赤石脂
- 点地梅
- 小毛鸡
- 五齿剑
- 山玉兰
- 丢了棒
- 地杨梅
- 大叶樟
- 地瓜藤
- 浮小麦
- 棉花子
- 乌灵参
- 狗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