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带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带
拼音注音
Jīn Sī Dài
别名
金腰带
来源
地衣类松萝科树发属植物绿树发Alectoria virens Tayl.,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晒干。
性味
甘、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补肾壮阳,调经止血。用于腰腿疼痛,半身不遂,肾虚腰痛,阳痿,头晕,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1~3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研粉撒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金丝带
拼音注音
Jīn Sī Dài
别名
金腰带(《陕西中草药》)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松萝科植物绿树发的丝状体。丝状体全年可采,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
寄生地衣类植物,全体成丝状,淡黄绿色或金黄色,长25厘米左右。枝呈粗线状,潮湿时先端刺状小枝与主轴成三角形,主轴表面有明显粗纹,具弹性。往往纵裂可见髓部。粉芽、针芽及拟杯点缺。
生境分布
寄生于高山枯木上。分布陕西、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化学成分
含绿树发酸、狐衣酸和D-阿糖醇。
性味
甘苦,平。
功能主治
除风湿,止血止痛,调经活血,镇静安神,健脾胃。治劳伤腰腿痛,外伤出血,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白带,精神病,痫症,半身不遂,阳痿,头晕目眩。
复方
①治脑贫血,头晕眼花:金丝带、手儿参、藁本各三钱。石菖蒲二钱,鹿衔草四钱。煎汤服。
②治外伤出血:金丝带,天蓬草、石菖蒲各等量。共研细末,撒敷伤处。(性味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牛尾菜
- 蚌
- 木豆叶
- 鬣羚角
- 香胶木根皮
- 梵天花
- 豆腐
- 铁牛皮
- 金丝猴
- 牛尾泡
- 芒刺复叶耳蕨
- 粉菝葜
- 仙桃草
- 心叶秋海棠
- 紫铜矿
- 梧桐
- 千脚虫
- 拿虎
- 防风草
- 泡桐
- 豪猪肉
- 过山消根
- 云实根
- 鳜鱼
- 叉枝藻
- 黄蜀葵
- 木姜花
- 棠梨枝叶
- 竹兰草
- 隆萼当归根
- 大叶藻
- 重楼
- 山马豆根
- 原羚角
- 小旋花
- 山楂叶
- 中华剑蕨
- 凤眼兰
- 扁蕾
- 朱唇
- 短小蛇根草
- 鸡脑
- 建兰叶
- 凉喉茶
- 乌蛇
- 肥皂荚
- 云苔草
- 黄皮根
- 刺柏
- 榆拟层孔菌
- 滇瑞香
- 西藏酸模
- 土田七
- 菜蓟
- 长瓣马铃苣苔
- 鱵鱼
- 鳝鱼
- 鹿蹄肉
- 紫绿草
- 短蕊万寿竹
- 蓝锭果
- 盾果草
- 薄柱草
- 仙鹤草根芽
- 大泡通
- 蒜梗
- 獐耳细辛
- 芸香
- 柳树寄生
- 蝮蛇胆
- 大叶菜
- 全光菊
- 桐木
- 松叶
- 山棯根
- 牛膝
- 牛骨
- 鸟不企
- 香秋海棠
- 大酸浆草
- 鹿髓
- 大飞扬草
- 马骨节
- 岩七
- 牛耳朵
- 牛背鹭
- 钮子药
- 腹水草
- 牛泷草
- 钮子瓜
- 江蓠
- 防己
- 粉团花根
- 饭汤子
- 槐胶
- 九牛力
- 九牛造
- 甜杏仁
- 烟锅草
- 鹅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