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喉靥
《中华本草》:狼喉靥
拼音注音
Lánɡ Hóu Yè
别名
狼喉结
英文名
Wolf thyroid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狼的甲状腺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is lup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取出甲状腺体部分,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狼,体长l-1.6m,体重30-40kg。吻略尖,犬齿与臼齿均发达。耳直竖。躯体强壮,四肢有力。必较短而不弯曲,毛蓬松。个体毛色有棕灰、淡黄、灰白等色,一般背中央色调较深。腹部、四肢内侧均呈乳白色或略带棕色,尾色同体背,尖端黑色。少有全白、全黑的个体类型。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山地、森林、丘陵、平原、荒漠、冻土草原等地带。嗅觉敏锐,善奔跑;性残忍,机警多疑。以中小型兽类为食。资源分布:除海南、台湾、云南极南缘之外,几布全国。
性味
咸;平
归经
三焦经
功能主治
开郁顺气。主噎隔
用法用量
内服:晒干研末,1-2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狼喉靥
拼音注音
Lánɡ Hóu Yè
别名
狼喉结(《圣惠方》)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犬科动物狼的甲状腺体。
功能主治
《圣惠方》:"治噎病。曝干,捣罗为末,入半钱于饭内食之。"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香青兰
- 莸
- 大薸
- 野苦荬菜
- 岩泽兰
- 黄栌
- 双花堇菜
- 楮皮间白汁
- 丁香枝
- 尖顶地星
- 碧桃干
- 白茅根
- 刮筋板
- 綟木
- 芥子
- 石刁柏
- 窝儿七
- 琥珀
- 杯苋
- 野棕
- 山慈姑
- 葫芦
- 何首乌
- 酸枣根
- 大鱼鳔花
- 倒吊蜡烛
- 地棠花
- 倒根野苏
- 矩形叶鼠刺
- 铃茵陈
- 蜗牛
- 杠香藤
- 腊梅
- 黑面叶
- 红豆
- 药用狗牙花
- 眼睛草
- 对叶豆
- 杯苋根
- 百舌鸟
- 水芙蓉
- 曲毛露珠草
- 鲫鱼脑
- 豺皮樟根
- 枳椇木皮
- 竹兰草
- 白鹤藤
- 大香附子
- 细叶大戟
- 指天椒
- 漆大姑根
- 小被单草
- 樱草根
- 柏子仁
- 豆油
- 榛蘑
- 南方红豆杉
- 吴茱萸叶
- 百灵草
- 尿泡草
- 九龙盘
- 岩葱
- 钱针万线草
- 蒲葵子
- 海蝰
- 小三棵针
- 蜂药
- 羊角拗
- 水松枝叶
- 砖子苗
- 木达地黄
- 慈乌胆
- 雪药
- 棕榈花
- 高山大黄
- 米饭花
- 慈姑花
- 止痢蒿
- 蒲儿根
- 橄榄核
- 水麦冬
- 小茅香
- 石菖蒲花
- 多花景天三七
- 飞龙掌血
- 可爱花
- 杉松
- 膜蕨囊瓣芹
- 香茅根
- 优若藜
- 臭梧桐花
- 猬心肝
- 海雹菜
- 石苁蓉
- 聚头蓟
- 功劳叶
- 马刀
- 豹皮菇
- 粗叶悬钩子
- 白蜡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