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达地黄
《中华本草》:木达地黄
拼音注音
Mù Dá Dì Huánɡ
别名
假络麻、野棉花秸。
来源
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马松子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chia corchorifoli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扎成把,晒干。
原形态
马松子 直立、多分枝的亚灌木状草本,高不及1m。枝黄褐色,略被星状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25mm,被柔毛;托叶条形,长2-4mm,被毛;叶片膜质或薄纸质,卵形、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有不明显的3浅裂,长2.5-7cm,宽1-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上面近于无毛,下面略被星状短柔毛;基生脉5条。密伞花序或团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小苞片条形,具缘毛,混生在花序内;萼钟状,5浅裂,长约2.5mm,外面被长柔毛和刚毛,内面无毛,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后变为淡红色,长圆形,长约6mm,基部收缩;雄蕊5,下部连合成筒,与花瓣对生;子房无柄,5室,密被柔毛,花柱5枚,线状蒴果圆球形,具5棱,直径5-6mm,被长柔毛,每室具种子1-2颗,种子卵形,略成三角状,褐黑色,长2-3mm。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野或低丘陵旷野间。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四川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叶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基部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小齿,下面沿叶脉疏被短毛,叶长1-7cm,宽0.7-3cm;叶柄长5-20mm。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
马松子地上部分含生物碱:蛇婆子碱(adoue-tine)Y',马松子环肽碱(melofoline),欧鼠李叶碱(frangnfo-line),欧鼠李碱(franganine),马松子碱(melochicorine)及6-甲氧基-3-丙烯基-2-吡啶羧酸(6-methoxy-3-propenyl-2-pyridine-carboxylic acid),另含无羁萜(friedelin),无羁萜醇(friedelinol),β-香树脂醇(β-amyrin),三十四醇(tetratriacontanol),27-甲基-1,3-二十八烷二醇(27-methyloctacosane-1,3-diol),24-乙基-2-甲基-1-四十三烯-3,23-二醇(24-ethyl-2-methyltritetracont-1-ene-3,23-di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β-谷甾醇酯(β-sitoterylstear-ate),硬脂酸乙酯(ethylstearate),4-壬烯酸廿九烷醇酯(nonacosyl-non-4-enoate),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牡荆素(vitexin),洋槐甙(robinin);叶还含马松子甙即蜀葵甙元-8-O-葡糖甙酸(melocorine,herbacetin-8-O-glu-curonide),棉花皮素-8-O-β-D-葡糖醛酸甙(hibifolin, gossypetin-8-O-β-D-glucuronide),三叶豆甙即山柰酚-3-O-β-D-半乳糖甙(tri-folin, kaempferol-3-O-β-D-galactoside)。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痒。主急性黄疸型肝炎;皮肤痒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达地黄
别名
马松子、野路葵、野棉花秸
来源
梧桐科木达地黄Melochia corchorifolia L.,以茎、叶入药。
生境分布
长江以南及广东。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1~2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慈乌胆
- 雪药
- 棕榈花
- 高山大黄
- 米饭花
- 钱针万线草
- 慈姑花
- 止痢蒿
- 蒲儿根
- 橄榄核
- 水麦冬
- 小茅香
- 石菖蒲花
- 多花景天三七
- 飞龙掌血
- 可爱花
- 杉松
- 膜蕨囊瓣芹
- 香茅根
- 优若藜
- 臭梧桐花
- 猬心肝
- 海雹菜
- 石苁蓉
- 聚头蓟
- 功劳叶
- 马刀
- 豹皮菇
- 粗叶悬钩子
- 白蜡树皮
- 紫花苣苔
- 山李子
- 黄蜀葵
- 鸭胆
- 石床
- 刺猬皮
- (鱼彭)鱼鳃
- 鯆鱼
- 吴茱萸叶
- 壶卢秧
- 岩菖蒲
- 四川澄茄子
- 无花果
- 长果山橙
- 大山豆
- 苏木
- 小叶金老梅
- 合萌
- 壶卢子
- 黄堇
- 紫八宝
- 岩景天
- 黄花夹竹桃
- 庐山楼梯草
- 饴糖
- 红荆芥
- 海莲叶
- 鬼灯笼根
- 红香树
- 鸡爪花
- 山野豌豆
- 柽乳
- 野饭豆
- 狗牙根
- 瓦松
- 紫背天葵草
- 秋枫
- 水金凤茎叶
- 细叶卷柏
- 野芋
- 双花堇菜
- 垂珠花
- 过山风
- 大血藤
- 琴叶榕
- 綟木
- 金丝带
- 乌骨鸡
- 浮萍
- 绵萆薢
- 水飞蓟
- 扁豆衣
- 山漆树
- 肥肉草
- 三丫苦叶
- 苦楝菌
- 稻谷芒
- 土丹参
- 狼喉靥
- 石韦根
- 羊肚菌
- 四孢蘑菇
- 漆大姑根
- 铁包金
- 异野芝麻
- 野绿麻根
- 绵枣儿
- 水竹叶
- 华南毛蕨
- 山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