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天椒
《中华本草》:指天椒
拼音注音
Zhǐ Tiān Jiāo
别名
长柄椒
英文名
Conelike Redpepper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朝天椒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sicum annuum L.var. conoises Irsh [C.conoides.; C. frutescens L.var .conoies Bailey]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植物体多二歧分枝。单叶互生;叶卵形,长4-7cm,宽2-4cm,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狭;有柄。花常单生于叶腋间;萼钟状,先端5齿;花冠白色或带紫色,5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药纵裂;雌蕊1,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略呈头状。浆果圆锥形或矩圆状圆柱形,长1.5-3cm,通常直立,萼宿存。果实成熟后红色或紫色,味极辣。几全年开花结果。
生境分布
我国南北均有栽培。
形状
性状鉴别 果实鲜品圆锥形,长2-5cm,直径1cm,顶端渐尖,基部稍圆,具宿萼及果柄。表面红色,有光泽,光滑,果肉稍厚。横切可见中轴胎座,每室有类白色扁圆形种子。气特异,催鄙性,味辛辣如灼。
化学成分
茎、吉中含多种二萜甙类成分:辣椒萜甙(capsianoside)A、B、C、D、G、HⅡ[1]。[br]果实中含辣椒萜甙Ⅱ、Ⅲ、C、D[2]。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解毒。主疮疡;脚气;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
治癫狗、胎狗咬伤:指天椒子、紫苏、青苔、片糖。捣烂敷。(《岭南采药录》)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指天椒
拼音注音
Zhǐ Tiān Jiāo
别名
长柄椒(《苏南种子植物》)。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为茄科植物指天椒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单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7厘米,全缘,叶端尖,基部渐狭;有柄。花1~3朵,腋生;萼钟状,先端5齿;花冠5裂,绿白色,镊合状排列;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药纵裂;雌蕊1,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略呈头状。浆果圆锥形或矩圆状圆柱形,长2.5~5厘米,与柄相等或稍短,通常直立,萼宿存。种子多数,扁圆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我国南部各地多有栽培。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敷手疮,洗脚气,治狗咬伤。
复方
治癫狗、胎狗咬伤:指天椒子、假荖、紫苏、青苔、片糖。捣烂敷。(性味以下出《岭南采药录》)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蕨
- 川山橙果
- 山吴萸果
- 狭头橐吾
- 地涩涩
- 水飞蓟
- 小叶金老梅
- 杉松
- 蒲葵子
- 半蒴苣苔
- 郎伞木
- 黄断肠草
- 海南三七
- 庐山楼梯草
- 齐墩果
- 翅茎蜂斗草
- 匙叶伽蓝菜
- 敦盛草
- 磨盘根
- 万年柏
- 毛风藤
- 列当
- 大枣
- 化香树
- 日照飘拂草
- 草原老鹳草
- 狗牙根
- 益母草
- 石油菜
- 丽春花果实
- 节节草
- 柿花
- 火腿
- 蔓草虫豆
- 番石榴果
- 磁石
- 红牛尾七
- 地皮风
- 莨菪
- 穇穗莎草
- 鱼狗
- 土附子
- 菱粉
- 白芷
- 鹅绒藤
- 白矾
- 乌奴龙胆
- 小山稔
- 绿南星
- 斑鸠菊
- 阴地蕨
- 白垩铁线蕨
- 大发表
- 铜罗汉
- 凤凰衣
- 大叶贯众
- 田野卷耳
- 蔓荆子
- 昆布
- 引水蕉
- 四方木皮
- 百灵草
- 白茅根
- 刮筋板
- 水狗子
- 枳椇木皮
- 药用狗牙花
- 野漆树根
- 红葱
- 倒根野苏
- 杯苋根
- 百舌鸟
- 酸枣根
- 小三棵针
- 落霜红根
- 倒吊蜡烛
- 球花党参
- 曲毛露珠草
- 小被单草
- 香青兰
- 豺皮樟根
- 杠香藤
- 尿泡草
- 大香附子
- 铃茵陈
- 水芙蓉
- 东风橘根
- 莸
- 山慈姑
- 指天椒
- 羊角拗
- 铁海棠
- 土藁本
- 省雀花
- 鲫鱼子
- 海蛇
- 无花果根
- 蟾蜍
- 马交儿
- 石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