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花
《*辞典》:八仙花
拼音注音
Bā Xiān Huā
别名
粉团花、紫阳花(《现代实用中药》)。
出处
《植物名实田考》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绣球的根、叶、花。春、夏季采收。
原形态
落叶灌木。小枝粗壮,有明显的皮孔与叶迹。叶大而稍厚,对生,椭圆形至宽卵形,长7~20厘米,宽4~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除基部外有粗锯齿,上面鲜绿色,下面黄绿色;叶柄长1~3厘米,伞房花序顶生,球形,直径达20厘米;花梗有柔毛;花极美丽,白色、粉红,色或变为蓝色,全部都是不孕花,萼片4,宽卵形或圆形,长1~2厘米。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园林与民间常有栽培,变种很多。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药》:"苦微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现代实用中药》:"抗疟药,功效与常山相仿。又用于心脏病。"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疟疾,心热惊悸,烦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外用:水煎洗或磨汁涂。
复方
①治疟疾:八仙花叶三钱,黄常山二钱,水煎服。
②治肾囊风:粉团花七朵,水煎洗患处。
③治喉烂:粉团根,醋磨汁;以鸡毛涂患处,涎出愈。(选方出《现代实用中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兰花
- 冰球子
- 斑鸠菊
- 八楞麻
- 白矾
- 虎刺
- 鱼尾葵
- 豆黄
- 大黄
- 细叶铁线莲
- 变蛋
- 鳝鱼骨
- 水冬瓜花
- 显脉罗伞
- 条裂山莴苣
- 枸橘刺
- 铁骨银参
- 甜地丁
- 山枇杷根
- 鱼鳞菜
- 白饭树根
- 滑叶木通
- 无名子
- 地骷髅
- 峨屏草
- 红麸杨根
- 了哥王
- 黑骨走马
- 铜罗汉
- 鸢油
- 人中黄
- 小升麻
- 蠮螉
- 大绿藤
- 柞树皮
- 露兜簕
- 香樟果
- 败酱草
- 狗筋蔓
- 狼尾草
- 紫铜矿
- 醉鱼草
- 心叶野海棠
- 蜇虫
- 龙须藤
- 百灵草
- 吊山桃
- 白茅针
- 海龙
- 滇南鸟足兰
- 少花腰骨藤
- 大叶熊巴掌
- 滇藏方枝柏
- 长毛香科科
- 大叶白花灯笼
- 点腺过路黄
- 海蜇
- 松笔头
- 灰叶
- 狐胆
- 毒芹
- 土瓜
- 狐头
- 独活
- 葛藟
- 瓜蒂
- 葛蕈
- 狗蹄
- 鳟鱼
- 驼乳
- 蚱蝉
- 苎麻
- 鹧鸪
- 蔗鸡
- 四里麻
- 狗肝
- 灰包
- 皂柳
- 甘遂
- 海鳗
- 狗胆
- 紫靛
- 参须
- 四叶七
- 大叶桉
- 紫革耳
- 狗毛
- 海龟
- 牛脑
- 射干
- 长春七
- 狐四足
- 狗肉
- 涩梨叶
- 錾菜
- 海螺
- 蜇砂
- 灰菜
- 芥蓝
- 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