蠮螉
《中华本草》:蠮螉
拼音注音
Yē Wēnɡ
别名
蜾蠃、蒲卢、土蜂、细腰蜂、缸瓦蜂
英文名
wasp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别录》:YI螉,生熊耳川谷及牂牁或人屋间。2. 陶弘景:YI螉,类甚多,虽名土蜂,不就土中为窟,谓摙土作房尔。今一种黑色,腰甚细,衔泥于人室及器物边作房如并竹管者是也。其生子如粟米大,置中,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余枚,满中,仍塞口,以拟其子大为粮也。3.《唐本草》:土蜂,土中为窠,大如乌蜂,不伤人,非YI螉。YI螉不入土中为窠。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蜾赢科动物蜾赢的全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menes pomifomis Fab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得后以热水烫死,晒干。
原形态
蜾赢,体青黑色。长约15mm,展翅宽约30mm。头部略呈球状。复眼1对,略呈肾形。触角1对,呈棍棒状。前胸背两旁延长达于翅之基部,翅2对,膜质,前翅较后翅宽大。腹部纺锤形,第1、第2节稍小,成细腰状,各有2赤黄色斑纹。足3对,跗节5。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单栖性,平时自由生活,仅在雌蜂产卵时才衍泥造巢,一般一室一卵,以卵端丝粘于室辟上,并捕捉其他昆虫的幼虫或蜘蛛经螫刺麻醉后带回巢内,供幼虫食用。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
味辛;性平
归经
心;肺经
功能主治
止咳降逆。主咳嗽;呕逆;鼻塞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5-1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久聋,咳逆,毒气,出刺,出汗。2.《别录》:疗鼻窒。3.《日华子本草》:治呕逆。生研罯竹木刺。4.《本草衍义》:研细、醋调,涂蜂虿。5.《品汇精要》:主痈肿。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蠮螉
拼音注音
Yē Wēnɡ
别名
细腰蜂(《庄子》),蒲卢(《毛诗传》),土蜂(《广雅》),缸瓦蜂(《本草求原》)。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蜾臝科昆虫蜾臝的全虫。
原形态
蜾臝(《诗经》)
体青黑色,长约1.5厘米,展翅宽约3厘米。头部略呈球状。复眼1对,略呈肾脏形。触角1对,呈棍棒状。前胸背两旁延长达于翅之基部,翅2对,膜质。足3对,跗节5。腹呈纺锤形,第1、2节稍小,成细腰状,各有2赤黄色斑纹。
营巢于树枝或墙壁上,用泥土造成,呈壶状或球状。产卵前,先捕蜘蛛、螟蛉等用毒剌使他麻痹后纳入巢中,以备幼虫孵化后作食饵之用,然后产卵巢中,将巢口封闭。
性味
①《本经》:"辛,平。"
②《日华子本草》:"有毒。"
功能主治
治咳嗽,呕逆,痈肿,蜂螫。
①《本经》:"主久聋,咳逆,毒气,出刺,出汗。"
②《别录》:"疗鼻窒。"
③《日华子本草》:"治呕逆。生研罯竹木刺。"
④《本草衍义》:"研细、醋调,涂蜂虿。"
⑤《品汇精要》:"主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炒,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长春七
- 峨屏草
- 狭叶瓦韦
- 小叶石楠
- 荷蒂
- 水红木根
- 浮尸草
- 地牯牛
- 浮海石
- 刺瓜
- 野梨枝叶
- 柿花
- 接骨风
- 鹅绒藤
- 虾蟆
- 蛇白蔹
- 理肺散
- 扁竹根
- 云南铁角蕨
- 野亚麻
- 紫杜鹃
- 跌破竻
- 铁藤
- 山苦荬
- 齿叶草
- 蓝猪耳
- 鼺鼠
- 都拉鸢尾
- 狗蚁草
- 山大黄(华北大黄)
- 晕药
- 罗汉松
- 貒骨
- 稻槎菜
- 人参子
- 秋木瓜
- 蛇藤
- 豆瓣绿
- 苍山冷杉
- 苍耳
- 胆矾
- 邪蒿
- 和合草
- 石床
- 凉伞盖珍珠
- 短毛熊巴掌
- 鹿角
- 吊山桃
- 酸藤木
- 软皮树
- 檵花叶
- 钉头果
- 鲥鱼
- 鹿胆
- 芭蕉叶
- 麂子草
- 紫草
- 锦地罗
- 鸡挂骨草
- 龙须眼子菜
- 水栀根
- 酸浆根
- 鹊豆
- 蜜蜡
- 老婆子针线
- 地苏木
- 蜈蚣兰
- 蓑草
- 南枳椇
- 豆叶七
- 畲山羊奶子
- 光板猫叶草
- 翅果藤
- 淡竹叶
- 白冷草
- 碧桃干
- 凉喉茶
- 车前状垂头菊
- 石龙子
- 肉半边莲
- 粗皮松萝
- 大叶贯众
- 牛蹄甲
- 牛耳枫根
- 螳螂
- 伞花绢毛菊
- 踏膀药
- 宽叶紫萁
- 鸡树条
- 金刚刺
- 光叶水苏
- 白鹇
- 紫筒草根
- 鹿耳韭
- 紫金牛
- 岩枇杷
- 白桂木根
- 金沸草
- 辛夷
- 蜘蛛抱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