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藤
《中华本草》:风车藤
拼音注音
Fēnɡ Chē Ténɡ
别名
红龙、狗角藤。
英文名
stem of Bengal Hiptage
出处
出自《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虎尾科植物风车藤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tage benghalensis (L.)Kurz[Banisteria benghalensis L.;Hiptage madabloba Gaertn.]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风牛藤 攀援状木质藤本,长达30m。茎圆柱形,有黄白色小皮孔。幼枝和花序被丁字短柔毛。叶革质,对生;叶片椭圆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3-7.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叶上面有光泽,下面被紧贴的丁字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0cm,花梗中部以上具节;花白色至粉红色,芳香;萼5裂,裂片钝,基部有一大腺体,被毛;花瓣5,阔长圆形,基部变狭成爪,边缘细裂呈绿毛状,外被绢毛;雄蕊10,下弯,其中1枚较大;子房3浅裂,裂瓣背部有附属体3-5。果具3个不等长的翅,中间的翅较大,长2.5-7cm,长圆形或近圆形,成熟时微红色。花期3-4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中、山谷、路旁、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涩;微苦;性温
归经
肾经
功能主治
温肾益气;涩精止遗。主肾虚阳痿;遗精;尿频;自汗盗汗;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风车藤
拼音注音
Fēnɡ Chē Ténɡ
别名
黄牛叶、红龙
出处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
为金虎尾科植物风车藤的老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备用。
原形态
木质大藤本,长可达30米,幼枝和花序被短柔毛。茎圆柱形,有黄白色小皮孔。叶革质,对生,椭圆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3~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上面有光泽。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3~10厘米;花白色至粉红色,芳香;萼5裂,裂片钝,基部有一大腺体,被毛;花瓣5,阔长圆形,基部变狭成爪,边缘细裂呈缘毛状,外面被绢状毛;雄蕊10,其中1枚较大;子房3浅裂。果有3翅,中间的1翅较长大,长圆形或近圆形。花期初春。
生境分布
野生或栽培,生于林中、山谷、路旁灌丛中。分布我国西南至东南部。
性味
性温。
功能主治
温肾益气。治滑精,遗精,体弱虚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1.5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紫草
- 白梅花
- 沙旋复花
- 红走马胎
- 黑风散根
- 云南重楼
- 丛毛榕根
- 不凋木
- 杜鹃花果实
- 山棯根
- 林檎
- 小一把抓
- 四川苦丁茶
- 芭蕉花
- 甜瓜茎
- 土密树
- 瓜螺
- 金鸡勒
- 树腰子
- 牛乳
- 山稗子根
- 郁李仁
- 风藤草
- 鸡肫草
- 紫花苣苔
- 大风子
- 西南小阴地蕨
- 短小蛇根草
- 蝶兰
- 黄蘑菇
- 七鳃鳗
- 绛梨木子
- 大头茶
- 葛叶
- 紫苏子
- 商陆叶
- 白云瓜花
- 合欢皮
- 鬣羚角
- 蜂毒
- 紫荆丫
- 芒叶小米草
- 獭肉
- 乌饭子
- 牛扁
- 土黄芩
- 栲栗
- 刺苞南蛇藤
- 雁来红
- 蜂乳
- 密蒙花
- 紫弹树
- 败火草
- 黄堇
- 肥肉草
- 银箔
- 锈毛钝果寄生
- 川桂皮
- 假酸浆
- 双飞蝴蝶
- 风箱树花
- 大狗尾草
- 野木瓜
- 龙船花茎叶
- 砒石
- 蜈蚣草
- 榕须
- 厚皮树皮
- 方叶五月茶
- 阳桃根
- 翻白柴
- 刺葡萄根
- 粉叶地锦
- 紫椴
- 大花剪秋罗
- 牛羊草结
- 糯稻根须
- 金丝藤
- 无距耧斗菜
- 渐尖毛蕨
- 紫筒草
- 山马兰
- 黄花紫丹参
- 胎生铁角蕨
- 细叶黄杨
- 蚂蚁花根
- 越王余筭
- 升药底
- 割舌罗
- 羊肌藤
- 侧耳
- 杧果树皮
- 甜瓜皮
- 长瓦韦
- 红丝线
- 红花木莲
- 亚麻
- 土茯苓
- 黄龙藤叶
- 小婆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