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血
《中华本草》:羊血
拼音注音
Yánɡ Xuè
英文名
Goat or Sheep Blood
出处
1.出自《唐本草》。2.《岭表录异》:野葛,毒草也,俗呼胡蔓草,误食之,则用羊血浆解之。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血液。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宰羊时取血;将鲜血置于平底器皿内晒干,切成小块,或将血灌入羊肠中用细绳扎成3-4cm长的小节,晒干。
原形态
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形状
性状鉴别,干燥羊血成块状,黑褐色或深紫色,稍有光泽,体轻;气腥。
化学成分
山羊或绵羊的血,主要成分(除含水约4/5外)为多种蛋白质。此外,尚含少量脂类(包括磷脂phosphatide和胆甾醇cholesyerol)、葡萄糖(glucose)及无机盐等,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hemoglobin),其次是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血清球蛋白(serum globulin)和少量纤维蛋白(fibrinogen)。羊血豆腐(羊血凝块)的组成,每100g约含水分82g、蛋白质16.4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0.1g。血清含铁传递蛋白(transferrin)B、C、D、E、胎蛋白(fetoprotein)。
药理作用
从羊血中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小于700的物质,对植物和人有促进生长和代谢的作用。羊血可以用来制取超氧化物岐化酶(SOD),SOD的药理作用见“牛血”和“猪血”。
性味
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
补血;止血;散瘀解毒。主妇女血虚中风;月经不调;崩漏;产后血晕;吐血;衄血;便血;痔血;尿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鲜用,热饮或煮食,30-50g;干血;烊冲,每次6-9g,每日15-30g。外用:适量,涂敷。
注意
《纲目》:“服地黄、何首乌诸补药者忌之。”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女人中风,血虚闷,产后血运、闷欲绝者,生饮一升。2.《医学入门》:治卒惊悸;九窍出血,取新热血饮。3.《纲目》:治产后血攻,下胎衣。4.《随息居饮食谱》:生饮止诸血,解诸毒。熟食但止血,患肠风痔血者宜之。5.《本草经疏》:女人以血为主,血热则生风,血虚则闷绝。羊血咸平,能补血、凉血,故主女人血虚中风,及产后血闷欲绝也。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羊血
拼音注音
Yánɡ Xuè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血。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除含水约4/5外)为多种蛋白质。此外,尚含少量脂类(包括磷脂和胆甾醇)、葡萄糖及无机盐等。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其次是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纤维蛋白。
羊血豆腐(羊血凝块)的组成,每100克约含水分82克、蛋白质16.4克、脂肪0.5克、碳水化物0.1克。
性味
《纲目》:"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
止血,祛瘀。治吐血,衄血,肠风痔血,妇女崩漏,产后血晕,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①《唐本草》:"主女人中风,血虚闷,产后血运、闷欲绝者,生饮一升。"
②《医学入门》:"治卒惊悸;九窍出血,取新热血饮。"
③《纲目》:"治产后血攻,下胎衣。"
④《随息居饮食谱》:"生饮止诸血,解诸毒。熟食但止血,患肠风痔血者宜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以鲜血饮之。
复方
①治吐血、衄血,积日不止:新羊血,热饮一、二小盏。(《圣惠方》)
②治大便下血:羊血煮熟,拌醋食最效。(《便民食疗》)
③治产后余血攻心,或下血不止,心闷,面青,身冷,气欲绝:新羊血一盏,饮之三两服。(《梅师集验方》)
④治外伤出血:羊血炭十份,血余炭十份,黄芩粉两份。制法:将新鲜羊血放置12小时后,取其血块放入锅内,用火炒至膏状,再另扣上一锅作盖,在两锅周边用黄泥封严,于上锅底贴一张白纸,用火煅至白纸呈黄色为度,待锅凉后取炭压成细末;然后加入血余炭和黄芩细末,混匀。用法:敷药后,马上用纱布块敷盖加压止血,三分钟后再包扎。小伤口上药一次即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婆婆纳
- 茜草藤
- 密叶天胡荽
- 偏翅唐松草根
- 掌裂蟹甲草
- 黄皮树皮
- 苦楝花
- 五色梅
- 千里光
- 过塘蛇
- 秦岭冷杉
- 厚壳树
- 扁豆衣
- 牛筋果
- 狗牙根
- 长距鸟足兰
- 黄珠子草
- 匙叶伽蓝菜
- 鹿心草
- 关木通
- 地血香
- 木瓜枝
- 万年柏
- 庐山瓦韦
- 鳞瓦韦
- 黄瓦韦
- 狭叶瓦韦
- 两色瓦韦
- 畲山羊奶子
- 普洱茶
- 狭头橐吾
- 左黑果
- 山橘
- 黄花绿绒蒿
- 蕨
- 翅茎蜂斗草
- 柠檬桉
- 海狸香
- 黄杨根
- 乌药叶
- 大枣
- 火腿
- 黄鳝藤
- 牛奶莓
- 草原老鹳草
- 黄耆茎叶
- 蔓草虫豆
- 益母草
- 万年青花
- 三加
- 墙草根
- 玛瑙
- 荷梗
- 黄杞叶
- 火把花
- 仙环小皮伞
- 藿香露
- 梅根
- 鹄绒毛
- 屏风草
- 蝴蝶花
- 照山白
- 敦盛草
- 蓝实
- 尖山橙
- 强威生草
- 巴豆霜
- 挂金灯
- 黄心果
- 菱蒂
- 樗白皮
- 乌贼鱼肉
- 毛蕊花
- 干蕨鸡
- 鸡翔草
- 果上叶
- 鸭屎树
- 黄开口
- 广藤根
- 关东丁香
- 绒白乳菇
- 无花果根
- 光素馨
- 乌泡刺
- 虎尾轮
- 落地生根
- 荷包牡丹根
- 树花
- 匐地龙
- 五倍子内虫
- 豺皮樟根
- 红树皮
- 黄牛毛藓
- 水流豆
- 列当
- 华青皮木
- 龙牙楤木果
- 柏根白皮
- 蝴蝶草根
- 猫爪草